解决问题的方法论1: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是一个特别普遍的现象。
可以说,一切的工作、职业,生活,最终落脚点,就是解决某个问题。
比如,选择哪个公司入职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更有帮助?现在工作中遇到的用户增长困境,该如何破局?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怎么脱单?
其实很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差不多相同的,就是明确它,拆解它,解决它。
一个优秀的问题,是当你提出来的时候,其实你就大概意识到了如何去做解决方案了。
所以今天,要分享的,是「如何明确一个问题,是一个问题」。
从这段时间的「被虐」来看,消化吸收的其实并不好,而且,很多人都说,拆解问题很重要,但是在我来看,能够找对问题更重要。
这部分,只是对「舜姐」培训的一点儿心得,也许没有消化吸收的多么棒,但是,也欢迎大家交流「提出问题的心得」。
判断你的命题是什么
在开始确定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之前,要优先界定一下,什么才是问题。
一般而言,发现问题的途径有两种: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
主动发现就很简单了,比如你做数据对比的时候发现,本月的转化率比上月低很多,这是一个你主动发现出来的问题。
主动发现的问题有典型的两个特征:数据指标和场景重现。
具备了这两条,就可以直接进入到「问题拆解的环节」了,比较简单,因为你有确定无误的「命题」——如何提升转化率指标。
而被动发现,就比较复杂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被告知了问题,且既没有数据指标,也无法获取场景重现。
比如,在教学服务中学员会反馈我们的意见,就经常包含「群里不活跃」这个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不止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反馈,而是很多人都会反馈,那么,我们就优先确定了「命题」——这可能确实是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往往,我们很多时候,是直接把「命题」当成了问题来处理的。最早的时候,我收到这样的反馈,我就去想各种办法「拉升活跃度」,比如增加激励环节,强化社群运营手段,培养kol来暖群等等。
但是这些问题很可能会通通被boss打回,他会问一个更核心的问题:解决了问题,对于我们的核心指标,能有什么帮助?对我们有啥帮助?这个问题真的是有必要解决的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以及根据问题执行的解决方案,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解决问题」。
所以,明确问题的这个环节,尤其是当我们是处于被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是要优先确定一下,「到底什么才是你要解决的问题」。
丰田思考法和麦肯锡思维法,都将问题定义成「现在和应有之态的差异」,也就是说,问题的本质就是我们要有一个「核心目标」,且,需要回到「案发现场」来找出目标到底是什么。
只有搞清楚这个,才算是搞清楚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那么,我们该如何明确问题呢?结合大佬和一些课程的分享,以及自己在实操过程中的心得,大致有三个步骤:用事实性描述将场景重现,对现象进行归因分析并找出根源,判断是否能解决以及是否要解决。
回归到场景,描述出事实
Step1:理解问题点是什么,以及这个问题所对应的现实状态是什么,事实是什么。
这一步,需要明确两个名词:判断性描述,和事实性描述。
很多时候,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基本上都停留在「观点」层面或者「诊断」层面。比方说,「社群不活跃」,就是一个「判断性」的描述,而不是事实性描述。
因为我们无从知道,学员是经历了什么,才得出「社群不活跃」这个结论的,以及,活跃的程度,对于他而言,是什么样的。
而所谓事实性描述,是回归到「现场」去看一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就是case study。
用刑侦小说换个说法,就是「案发现场描绘」。我们需要剔除掉所有的主观思考,尽可能的收集现场的物证和现场还原,来确定凶手和死者到底发生了什么。
依然拿学员反馈的「社群不活跃」入手,深挖之后,发现「现场」是因为他在群内提出了一个问题,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或者没有人讨论,让他很受挫,感觉社群「不活跃」。
但是如果我们对「不活跃」的理解停留在「没人说话」这个现场,那解决方法,就解决不了学员的问题。
在产品经理的视角下,这一步就需要做「抽样分析」了。也就是要看看,这样的情况多不多。
对现象,进行归因,找到问题的根源
Step2:明确Step1中所发现的现象,归因之后,分析根源是什么?
这一步,是根据上述的「现象」,分析「成因」,从而深入理解你的问题是什么。比如上述「社群不活跃」的问题,可能就被归因于「没有人回答他问题」,或者说,「整个社群,没有反馈交流机制」而不是「活跃度」。
所谓归因,是要追寻本质。回归到问题的本质上,一切的根源,其实都是「不匹配」的问题。
一个常用的方法,是连续问5个why。
为什么学员想要去问助教工作上的问题呢?因为学员会认为助教比较权威,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助教都是优秀学员呀,肯定是比较厉害的存在!
为什么你会认为,优秀学员,就能解决你的工作问题呢?因为他做作业时优秀呀,工作上的问题也应该比较理解。
为什么助教作业优秀,就代表他能解决你的问题?因为作业优秀就代表他对课程的消化吸收比较好呀。
为什么你会认为消化吸收的好呢?因为作业是课程知识点的逻辑呈现,如果他作业优秀,说明他具备了优秀的「拆解」和「思考」能力,那自然能解决我的问题呀。
那么,当助教和学员之间在工作沟通上的问题产生了偏差,到底是什么问题导致的呢?
可能本质问题就是课程知识,没有完全覆盖工作场景。
判断,是否真的要解决
Step3:确定资源,判断是否能够解决,或者,是否真的需要解决。
在找到归因之后,我们需要做一个「诊断」,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到底要不要解决,以及要解决他的根据是什么。
这里,要考量资源匹配的问题,也要考量实现的难易程度的问题。
以线上培训,或者知识付费行业来讲,限制性因素是「供应链」。如果得到的学员也想要作业批改和助教点评,那显然不现实,这并不属于得到的「供应链体系」,也自然会降低「优先级」。
有供应链的梳理,会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判断的是,到底要解决到什么程度。
这里,很像产品的逻辑。需求会有一堆,且谁谁都有理,调研反馈,还真可能有或者存在。那么要不要解决?解决多少?
所以,当你发现了「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要判断,这「到底是不是一个问题」,你才能继续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