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里的春夏秋冬,奔赴每一个值得的日子
之前看《梁永安的爱情课》这本书虽没看懂,但是对于里面推荐的书籍和电影还是很爱。记得当时书中有部分内容提到一定要去看看《源氏物语》这样你越发能感受到万物的美,这可能就是某种精神世界的不同吧。
而这本《为每一个日子命名》也是,带着我们感受生活的意义。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更确切的说是每一天,或许每一天都有意义,在春夏秋冬里,在每一个值得奔赴的日子里。
奔赴的日子在追逐爱人里。在《去见自己爱的人里面》,那句“一个人即将见到另一个人,一道目光即将陷入另一道目光里”“笑,要那个想见你的人来了才行”,不禁想到小林漫画《等一朵花开》里那句“世界最浪漫的事之一就是一个人跑很远的路去看另一个人”。是呀,这种奔赴就是一种,也是某种幸运。
奔赴的日子在春夏秋冬里。春天,是“跨过冬的某个日子,重叠在冬的某个日子”最终又“消失在某个冬的日子”,它足以令人期待;
夏天,在自家池塘,聆听“传来蛙声中入眠”,思考“飘满无根的浮萍”;
而在秋天,不妨随着作者一起去鼓楼西街,看橘色夕阳,逢一处“一位新郎正亲吻着他的新娘,一轮月亮正凝视着它的故乡”的唯美意境;
如果说冬是雪的浪漫,那更可以说当大地只留下雪的洁白我们“踩下第一个脚印,写下第一个名字”是“重新面对走来的第一个生命”。
当然奔赴的日子不全是美好,也在一次次思乡、漂泊里。就像《羡慕一只鸟》里面写到,与家人仅仅“只隔了两座城”但却没能“越过严冬”、“荣归故里”;
就像《答案》里,反复提到“有人问你为何要走”。也许没有原因,在这土生土长的家乡,出去闯荡的人就像《布鲁克林》里那位爱尔兰的姑娘,也许是向前看,也许是另一场奔赴,但终究决定者是你。
《为每一个日子命名》,在爱的奔赴里;在春夏秋冬的奔赴里;在都市生活的日常里,也有不想上班的懒散但也有追梦的渴求,总之就像文中说的那句“任何人,都能从一个清晨醒来后,走向自己喜欢的黄昏”,希望你也是在这样的日子里美好前行。
上一篇:上帝是一场龙卷风,我们需要自渡也需要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