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株花儿不畏生长

2020-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溪水_潺潺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最让人头疼的是大家口中的“后进生”。很多老师抱怨:“对这些孩子我付出的时间最多,精力最大。课堂上几乎都是在给他们讲,课后还要时常给开开小灶,可是收效甚微。真是让人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这样的现象在学校里是普遍存在的,每个班都有那么一两个或是几个。他们的确是老师们关心的对象,也是老师们吐槽的对象。这些孩子的综合表现是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差,所以学习成绩当然就不好了。老师们总是把原因归结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不用心,不努力。认为同样在一个班级,我给大家讲得是一样的内容,用的一样的教材,花的一样的时间,甚至对这些孩子的关注更多一些,为什么他们就还是这样不争气,学不好呢?这和我老师有什么关系?当然,家庭父母有责任,但是,我们作为老师在给孩子贴上这个“后进生”标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改变一种认识,那就是在我们的学生中没有“后进生”,只有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平时,我们总是在用学习成绩来评判一名学生的好坏对错,“后进生”这个称谓也是因为学习成绩而确定的。可是老师们想一想,你是否把班级里跑了200米就累得气喘吁吁的一名学霸称为“体育后进生”?你是否把唱歌跑调的一名数学尖子生叫作“音乐后进生”?当然没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的多元智能,而我们平时把关注的重心都放在了孩子的知识文化的掌握上,用考试成绩、知识水平衡量和决定一个人的全部素质。人的素质包括多方面,每个人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口中的“后进生”只是在学习方面、在智力因素方面发展比较缓慢的,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需要我们教育者帮助他们的地方。不是他们不努力,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努力;不是他们不用心,是他们没有掌握用心的方法。

其次,我们应该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制定不一样的评价标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要针对每一名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发展,确定他的最近发展区,确定他的培养目标,从而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是多元的,标准是个性的,是合适的,是学生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这样学生在实现目标后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他所获得的成就感,取得的自信和对自我认可的满足感会引领他对学习更加有兴趣,更加愿意去努力。如果我们总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这些在学习能力上发展缓慢的孩子在一次次达不到目标的失望和打击下,越来越失去信心。对自己的怀疑和失望,导致对学习丧失兴趣,更加遏制了他努力的愿望,在学习方面只能越来越差。

第三,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早在几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念。那么我们在面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时,首先应从兴趣入手,从他能做到的方面入手。我们常说的分层教学,分类布置作业都是很好的方法。这里我提出一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在给辅导“学困生”方面我没有用多少时间去给他们补课,去给他们把不会的题目重复去讲很多遍,而是多让他们阅读思考。阅读的确是一个补差的好方法。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那么他的思维会得到培养和发展,他的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的阅读指导必须要循序渐进,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提出符合他实际水平的感兴趣的阅读任务和要求,随时跟进指导检查反馈,一定多交流,多鼓励,多肯定,学习的热情才能越来越高。热爱阅读的孩子学习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在阅读中他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力也会不断增强。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株花,花开的大小、早晚都不一样,各有各的花期,各有各的姿态。只要健康生长就是美丽的。我们要做的是给予他阳光、雨露,呵护他努力向上、不畏生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