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地“阅读”——我编的校报第二十期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苏轼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我看来,《淮阴师院报》就是这样值得相关人员反复阅读的报纸。
如果要总结一个2023年关键词,对我来说那就是“重读”,对我编的报纸能“从熟悉中读出陌生”是重读的关键。学校很多老师早就认识了,再读他们的文章,还可以更了解一些。2023年下半年,我阅读了从第一期编辑的报纸到第十七期报纸,见证了从一个编辑新人到比较成熟编辑成长的过程,主要是学校教授们对我支持有加,让我编的报纸有了底气,好多老师写的内容经过20多年的检验,仍然有指导意义,不断在现实和不远的历史之间一再构建联系通道。
冬至过后,总是惦记起小时候晒太阳,也许是因为年老怀旧,也许是闲了,到午后,就想着要钻到太阳底下晒晒。在阳台,手捧旧日报纸,感受小时候晒太阳的乐趣与温暖的同时,我翻阅、我反刍、我吸收,我让内在的自我日新月异。我不断地在“阅读”我曾经编的报纸——阅读文字、阅读学校、阅读人性、阅读生活。“阅读”可能不是全是愉快的,然而,那是一种终生不辍的学习历程。阅读,让我回望过去的岁月;阅读,让我与师生再次相逢;阅读,让我再一次前行。
199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在这一天出版开年第一期报纸,显然是有意安排精心策划的,本期主题仍然是纪念周恩来。头条新闻是3月4日召开的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我在报社印书厂,一边校对报纸,一边等现场新闻稿。这是一场全国学术研讨会,层次、水平都非常高。二版、三版、四版大部分内容都是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活动消息、言论和文学类文章。在本期一版九七年本报获奖作品阅览中,发现我编的《淮阴师专报》136期报纸获得江苏省高校好新闻版面奖,这是被行业认可的一个奖项,是对我从事一年多报纸编辑工作的肯定。另外,我与邢瑛同学共同撰写的《男儿当自强》通讯获省高校金网络杯赛通讯类三等奖。
王家云老师第一次在媒体公开周恩来精神的十个方面:进取精神、好学精神、公仆精神、协作精神、务实精神、唯物辩证精神、创新精神、自律精神、平等精神、奉献精神。他后来一直坚持研究,最终成为全国有很大影响的周恩来精神研究专家。
陈生老师的蛋雕艺术,值得这里专门介绍一下。为了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美术系陈生老师,精心创作了一套《周恩来肖像蛋刻画》。蛋刻画是在蛋壳上用刀作画,选择深色鸡蛋,先用针管抽去蛋清、蛋黄,再用刀在蛋壳上精雕细刻。本次陈生老师计创作蛋刻画23幅,15幅是周恩来不同时期的肖像,8幅是周恩来的书法、题词手迹。这些作品于当年2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由于用功过劳,陈生老师后来患上严重疾病,一直养病至退休,再也不能作画和教学了。
我编的第20期报纸,时间定格在1998年3月5日,1998年第1期,总144期。
2023年已然过去,2024年已经到来。就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在阅读美好记忆中不断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