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在职场索取情绪价值
你发现了吗?
我们跟父母那代的工作观,是不一样的。
就像电影《走走停停》中的吴迪跟吴明发。
吴迪觉得工作跟梦想挂钩,如果不能在工作中自我实现,那么,再稳定的工作干着也没有意义;
而吴明发则认为,工作要脚踏实地,相比安安稳稳,梦想追求毫无意义。
两人的想法看似南辕北辙,但说到底,两人的想法都没错。
虽然从现代角度看,只顾温饱,不顾自己的观念有些过时,但一味在工作中寻求情绪价值,视金钱如粪土的想法,也照样不可取。
01
有个妹妹,名校毕业,但就是找不好工作。
大公司有能力的人太多,默默当个螺丝钉,她不喜欢;
小公司岗位没专业要求,谁都能干,自己的学历又无用武之地;
好不容易找到既能实现价值,又体面的工作,无法在领导同事那里获得情绪价值,她还是不快乐。
所以毕业好几年,她依旧不稳定,还在不断内耗与自我怀疑中,丧失了冲劲和勇气。
这让我想起有期《圆桌派》中,窦文涛关于工作的一段论述:
“我也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我也不过是为了拿这个工资。”
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生活中,很多人就像妹妹一般,拔高了对工作的期待值,却忽略了工作本身的价值十分有限,并不足以支撑我们过高的心理期待。
如果此时,你还试图在工作中寻找更多意义,就难免会陷入苦闷和空虚。
诚然,我们都想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如果一味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工作,就往往会陷入不被满足的痛苦之中。
毕竟像人生价值、自我实现之类的问题,是需要在自己能够立足的前提下再去考虑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工作都不能满足我们的预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就只是赚钱的工具。
它不负责你的梦想,更不顾及你的情绪。
一份工作永远不可能是因为它本身完美,才给你的梦想锦上添花,而该是你内心足够强大,脚踏实地,才从工作中获得了满足,甚至超越了自己期待的价值感。
职场中残酷的真相是:不要在谋生的地方寻找意义,除非你无需谋生。
02
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白的是,在自己没有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的底气时,这份价值更不可能从老板身上获得。
老家有个哥,在一个单位干了十来年,自认为与单位已经不仅仅是普通打工关系,况且平时也跟老板称兄道弟。
所以,当家中长辈生病,他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老板,希望对方帮忙找关系给安排个病房。
可老板不仅没他想象中般热心,反而诸多推脱,他一气之下提了离职,老板竟也没半点挽留。
他说,原来这么多年,老板只是单纯把他当做打工者,他失望至极。
其实,我挺同情他的遭遇的,但我也能理解他老板的做法。
说到底,员工跟老板不过是打工跟雇佣的关系。
员工做好自己的事,领导按时发工资,这份工作就已经完成了闭环,至于领导有没有把你当自己人,私下会不会帮你,这并不是老板的义务。
作为打工者,我们肯定也希望自己的真心,能换来老板的将心比心。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老板都是结果主义者,老板对你的真心程度,是跟你能对单位创造的价值成正比的。
就像这个哥,在单位工作了十年,他以为跟老板相熟,老板就该倾力相助。
但他没意识到的是,自己在十年里时常溜班,工作也丝毫没有长进,实际上,他自己的价值根本够不上,让老板以心换心的程度。
职场如战场,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的兵卒。
你想要领导给你情绪价值,可领导想的,是你还能不能创造经济价值。
作为真正成熟的职场人,都戒掉了向老板要情绪价值的习惯,他们早已把自己炼成了不锈钢体质,专注工作,等到你做出了令人足够玩意的成绩,领导自然上赶着给你情绪。
03
罗翔曾说:
“我们永远不要在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上,投入不切实际的期待,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
因为有限的人与事物,永远无法承载我们无限的期待。”
不能赞同更多。
诚然,我们可以在工作上寻求情绪价值,但前提是我们即使对不喜欢的工作说不,也能让自己安身立命;
我们当然也可以跟老板讲情绪价值,但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底气,能用自己的价值换得同等的真情。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称心如意的单位,只有事在人为的我们。
职场中,我们要学着把要求降低些,把期待减少些,然后让自己在工作中得到滋养和提升,为自己蓄力。
届时,我相信不仅情绪价值,所有价值都将朝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