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社会心理学》模块5:积极思维的力量

2018-01-22  本文已影响32人  曹门霞客行
文/曹门霞客行

不佳的社会环境下,高自尊(一种自我价值感)更具有适应性。对比那些低自尊的人,高自尊的人更快乐、更少神经质、更少患溃疡和失眠症,更少对药物和酒精上瘾。

1.积极思维的力量:

积极思维发挥作用,有两个重要的因素:自我效能感和对结果的控制

举例,你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员工,但又害怕自己的年龄、性别或外貌收到歧视,因而你可能认为自己前途暗淡。即主观可控,客观不可控。

2.控制点

控制点分为内部控制点和外部控制点

认为自己是内控的人更可能表现优秀、成功戒烟、工资高、直接处理婚姻问题,并且可以延迟满足以实现长远的目标。

3.习得性无助

指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不利事件时,他们习得了无助和被动。过程是无法控制的不利事件-知觉到缺乏控制-习得性无助。

4.自我决定

工作或生活中,对一个空间、时间、顺序、行动范围、效果、团队、制度、授权的把控,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我控制感,幸福感更高,表现出机敏、活力和快乐。

如上司安排一项工作,你可以选择远程办公、协商截止日期、决定工作任务的紧要程度和先后完成顺序、确定工作任务的范围、自我精益求精达到最佳效果、保证团队办公、管理制度和领导较大的授权,那么对工作的控制感增强,更有活力和创造力。相反,一个高压之下的员工,容易变得死气沉沉。

5.过多选择的代价

心理学家舒尔茨认为,过度的自由反而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和临床抑郁症的增多,称之为“自由的专制”。

其他实验表明,人们对无法后悔的选择(如最后大甩卖中作出的选择决定)的满意度,比对可以反悔的选择(当允许退款和自由更换)满意度高),此处提到的满意度是对大甩卖中选择的产品满意度高,而非对选择本身对满意度。

比如淘宝提供的7天内退款,本身机制是可以让人感到满意,但同时对所购产品的不满意度提升和退货比率提升。但是如果在即可选择换货,又可以选择退款,又可以选择与其他消费者置换,这样的选择增多了,会给人带来焦虑感,从而降低满足感。

针对个人控制的客观因素方面,促进个人控制,有助于增加满足感,但个人控制选择的内容变多,会带来焦虑感,从而降低部分满足感。

6.对自我效能的反思

自我效能的最大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一种是自我体验,另外一种是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作用,看到相似的他人经过努力取得成功-也有助于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说屌丝逆袭的故事,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鸡汤故事和鸡汤文,让人看到榜样的作用,体会到自我效能的增强。

自我效能的增强,会使人对预期变高,然而梦想愈大,我们收获得越多,失败的风险也越大。

7.自尊的“阴暗面”

自尊虽好,但惨遭了自恋,便变成自负了。

高自尊+高自恋的人,攻击性最强,比如打断别人说话,对别人品头论足。高自尊+低自恋,攻击性比低自尊+低自恋,更弱。

自恋的人虽然通常拥有高自尊,但很少关心他人。不自恋的高自尊者,都重视个人的成功和他人的关系。

安全型自尊一直处于健康状态,他不是因为外在(金钱、身份、地位、长相和其他赞誉),而是因为自己的内在特质而感觉良好的人。

那些试图通过变漂亮、富有或熟人欢迎来寻求自尊的人,对真正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的东西视而不见。进一步讲,如果良好的自我感觉成为我们的目标,我们就不易敞开心扉接受他人的批评,而是会更加倾向于去抱怨别人而非与他们产生共鸣,更加强迫自己追求成功,而不是在行动中享受快乐。

时间久了,如此寻求自尊并不能满足我们对能力、人际关系和自主性的深层需求。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注意开飞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才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少关注个人形象,不代表不关注,通过学习自我形象管理,提升形象,也是培养才能的一种。并非去整容等方式,极端关注自我形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