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把握人生,行走抵抗虚无/成人成己成世界(全文完)

2019-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美丽的守护者
秋日
有人用文字把握人生,
有人用行走抵抗虚无。
我的前半生是后者,
也许
后半生会转个向?
                                    ——题记

                一、亦爱亦友亦导师

2003的那个夏天
你决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说
那我就陪你
一起浪迹天涯
从经济发达的新兴沿海港口
到一去就不想离开的大都市
从丘陵到盆地再到高原
我们一路伤痕
一路收获
一路歌唱
除了书
我们的行李越来越少
没有房子没有车子
我们却富足得
仿佛拥有着整个世界
我们走了那么久
似乎走过了几个世纪
我们走了那么远
踏过的土地
脚步已经无法丈量
但回头的刹那
发现我们从未远离
在那明澈纯净的湖面上
有花儿在次第开放
——《我们走了那么远》2018年7月

2018年最后一天。

一早醒来,拉开窗帘,满眼的洁白。下了一天一夜的雪,终于凝成了一个晶莹纯洁的世界。

干国祥在床上开始整理他2018的文章,边整理边喟叹:“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创造力了……”

我笑他在我面前晒他的珍珠:“你只是暂时进入了冬眠期,我才感觉自己两手空空。”

他扭头,反问:“凭你也配说两手空空?”

我知道,他想说的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使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擅长,生命是否虚度,人生是否幸福,取决于一个人站立在这个世界上的姿态,而不是外在的东西。

我们陷入了静默之中。

我懂得他的痛,正如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内心那高远的梦:这是一个没有创造就感觉人生苍白的特殊生命,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可以没日没夜疯狂地投入到一项研究或学习中,直到它们以一个全新的模样出现在世人面前。因为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有时甚至感觉他轻描淡写就能写出超凡脱俗的文字,说出我们百思而不得的金点子,上出让大家望尘莫及的课……

他的语言是有魔力的,他的人性是有光辉的——这么多年的一路相随,无非是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十多年前早在长塘中学时就已经有的感觉。

我原本不该言说这些的。一直以来,在书写我的故事的时候,我常常有意无意地想绕过他——我们两人在团队中特殊的身份让我不得不尽可能地谨慎。

然而,我知道,这是绕不过去的——即使抛开我们个人之间的情感。他所给予我的人生的启迪、教育的真谛、课程的指导、管理的方式,都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替代。

第三个立校纪念日结束那天,和几个家长一起聊课程,聊学生,聊晨山的老师。

一个家长说:“陈校,晨山的老师在你的带领下,越来越厉害了。”

我笑了,说:“其实晨山真正的领袖是干老师。我只是一个执行者。”

是的,这决不是谦虚之词。

我无法、也不能一一列举他做过的所有事情,我只知道:在我面临各种不同的家长形形色色的需求而不知所措的时候,在我面对各种特殊的学生无法理解更无法把握的时候,在我面临自己的短板而无法引领老师的时候,在我陷入困境沮丧甚至绝望的时候,都是他站在那里,或直接出面或间接出谋划策,让我和晨山在风雨飘摇中仍能稳步向前。

只是,无论是他的身体还是意志,都不是铁打的。2018年,以往过度的耗损让他不得不提前放缓前行的脚步,团队快速的扩展和开创又耗去了他不少时间和精力,他得重新修整,重新闭关,以继续积蓄力量再次出发。

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说: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予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些而做的准备。
“爱是需要学习的。可是学习的时期永远是一个长久的专心致志的时期,爱就长期地深深地侵入生命——寂寞,增强而深入的孤独生活,是为了爱着的人。爱的要义并不是什么倾心、献身、与第二者结合(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结合呢,如果是一种不明了,无所成就、不关心的重要结合?)它对于个人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在自身内有所完成,然后去完成一个世界,是为了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这对于他是一个巨大的、不让步的要求,把他选择出来,向广远召唤。”

我很幸运,我的爱带着我走向了更广远的世界——从爱自己到爱家,从爱班级到爱整个学校,进而热爱这个世界——我再也不是那个陷在自我爱憎和情绪中的小小女子。我知道,今天我的言行举止不只关乎着我自己,更关乎着众多追随南明而来的求道者的前途甚至命运——他们是如此年轻而热切,如此真诚而好学,我怎可轻慢?

是时候了——愿我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

冬日

                二、且痛且歌且徐行

不知从何时养成的记日志的习惯,每年两个学期下来,往往会有几十万字的记录——尽管泥沙和珍珠混杂,但是每次翻阅,那些走过的路做过的事伤过的痛,就如在眼前。

来到晨山后,这个习惯一直没变,同时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的日志命名。


2016年的第一个学期,日志的标题是《晨山,一个无中生有的故事》。记得2017年夏天,在运城国际举行的南明教育集团第一次教师聚会时,我是这样讲述这个最初的故事的:

南明团队打算从罕台撤离的时候,希望在南方也有一所自己的学校。

于是,我接到了这样的使命:去晨山招一个20人左右的一年级的班,静静做三年,再向全国招生。

3月3日,我带着这个小小的使命来到了休宁。

我和拖家带口来到休宁的许玲玲,还有提前到达国际部的冬兰三人(准确地说,是两个半,因为冬兰当初在国际部担任国文老师,平常很少有空闲时间)一起开始了艰难的开拓工作。

说它艰难,是因为到了休宁后才发现,除了生活上因为有国际部的存在因而没有后顾之忧外,工作上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资源。

我们一方面精心制作每一则微信,另一方面,玲玲开着她的车,带着我几乎跑遍了休宁和屯溪的每一个幼儿园。终于,在我们顽强的努力下,吸引了一个又一个的幼儿园,来参加我们在学校组织的体验日活动。

从课堂到户外,从文化课到游戏,从孩子的活动到给家长的宣讲,我们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

我们还费尽心思组织了“晨山杯”童画大赛,在微信中发起了“汉字三十六变””晨山植物志”等系列活动,吸引家长和孩子参与到其中。

每一次活动效果都非常好,但是,来报名的人却少之又少,几乎连一个班都凑不到。

现在想来,其实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干老师描述的:“晨山在休宁、在黄山,就像是一辆城市的豪车行驶在宁静但崎岖的山路,很美,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话说,就是当地居民无论是经济还是观念,除了极少数例外,基本上都是和晨山并不匹配的——全人之美课程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就在我们陷入困境的时候,杭州的家长请我们去杭州作了一次宣讲。然后,上海的两位家长赶到了晨山,强烈要求我们开设五年级。我们承诺:家长自己招齐十个学生,我们就开五年级!

就这样,在家长们的鼓动、激励和帮助下,9月1日开学的时候,一间小小的一年级教室的梦想,就变成了一、三、五三间教室的现实,而生源,在第一年就直接从黄山走向了全国:

这些学生只有百分之十来自黄山,百分之九十来自全国各地:杭州、上海、北京、西安、无锡等。

带着纯粹的南明教育的梦想,带着正宗的全人之美课程,我们就这样静静地走过了一个学期。小型、宁静、唯美,是大家看到的晨山,也是我们心目中的晨山。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第二个学期突然就变得无比美好起来。那一个学期,我的日志题目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干国祥说这个题目都用烂了,可我觉得那一段日子,再也没有比这个题目更贴切的了。

之所以给人以这样诗意的感觉,首先是因为晨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个被群山环抱着的校园,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用家长们的话来说就是:走到这里,全身心都不由得放松了。

其次是因为“农历的天空下”这个课程。

这个课程在晨山已经是第三轮了。

第一轮在江苏宝应。那里的花草虽能应节而长,但由于校园和街道都被整修得井井有条,因此未免显得单调。

第二轮在内蒙罕台,那是一个半沙漠化的地方,一年中有近半年是冬天。因此,不仅花草品种稀少,而且当诗词中的花一朵又一朵地开放时,教室外面仍是一片枯黄。

到了晨山,“农历的天空下”这个课程才真正找到了适合的土壤。这里花草品种繁多,常常是一种花的诗歌还没学完,另一种花就已经早早地开放了。学生们学习诗歌,观察物候,体验古代农耕时代的生活,尽情地享受着这个课程的美妙。

晨山不仅盛产花草,还盛产灵感。干老师从立春开始,每个节气一篇文章,将自然、诗歌、生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些文字都成了晨山学生学习最好的材料。

我们还在这个课程中引入了吟诵,引入了音乐和美术,于是“农历的天空下”真正成为一个古典诗词、节气节日、文化传统的综合课程,活出了干国祥最初设计它时该有的模样。

当然还有我们的“背包客”和“游学”这两个特殊的新课程,也为我们的诗意生活增添了不少美好。

背包客,是生活之旅。简单地说,就是要教会学生“背包走天下”的能力——借助手机,利用各种app,让学生自己找路线、寻宾馆、觅饭店,自己理财,自己管理自己。

游学,就是文化之旅。要求学生边游边学:学习旅行的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学、诗歌,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和生物,演唱与这片土地相关的歌曲……

这一年,这两种旅行方式在晨山分别作了初步的尝试,“背包客”主要是面向住宿生,因为我们的住宿生两周回家一次,其中住在学校的一周,在合适的时机我们就进行或远或近的背包客活动。

游学主要进行了两次,一次是齐云山逍遥游,一次是景德镇文化。

应该说,我们的探索相对还不够成熟,那个暑假,马玲老师借鉴了我们的方式,“背包客”做得非常有成效,而暑假的内蒙之旅“知北游”,干老师在课程上作了指导,文学用的是《史记·李广、卫青、霍去病传》,诗歌是边塞诗词,再加上生物、地理、美术、音乐等各种结合着内蒙本地特色的课程,让我们的游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之旅。


2017年秋天,由于茅山双语这个话题,晨山开始进入动荡期,而我的日志题目就是《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其实每个题目都是在开学前半个月就拟好了的,我那时确实已经有了某种预感。

在第二个立校纪念日那天,在那个黑暗已尽光明初显的日子,我作了题为《此心光明,世界光明》的讲话:

一年前的冬至,我们相聚在晨山,庆祝晨山双语第一个立校纪念日。
今天,当我们再次相聚,我们发现,一切都在欣欣然成长着。
是的,晨山双语,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着,不断生成着的新事物,从一所国际化学校的设想到一个双语部的现实,从一个一年级的计划到三个班级的成立,从只想静静地默默地做一个小小的学校,到不断地往外延伸拓展,晨山双语,仿佛一个新生的婴儿,总有着无法预料的麻烦,但也常常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到今天,这个初生的婴儿已经走过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旅程。
这一年零四个月的道路,走得曲折而又坎坷——我们知道,所有伟大的故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一年零四个月的道路,走得坚定而又幸福——我们一直都知道,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感谢你们,亲爱的孩子,是你们快乐、美好、自由地成长,让我们老师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并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感谢你们,亲爱的家长,是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信任、宽容和帮助,使我们晨山走到了今天。
感谢你们,亲爱的老师,是你们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才使得晨山能够站立在这片土地上。
晨山是什么?是一个学生加一个学生再加一个学生,一个家长加一个家长再加一个家长,一个老师加一个老师再加一个老师,当我们每一个都点亮了自己的生命,晨山的未来必定是光明的。
未来是什么?是一个今天加一个今天再加一个今天。谁把握了今天,谁就不必恐惧未来。
今天是什么?就是当下的每一刻:不埋怨,不焦虑,不恐惧,不虚度生命。脚踩着大地,眼望着蓝天,望着我们的远方和未来。
未来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不可预测性。面对这种不可预测性,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不变的,就是我们这颗永远与人为善的心,这颗永不堕落积极进取的心,这颗成人成己成全万物的心。
此心光明,世界光明!

然而,终究也无法抵抗众人的焦虑,第二个学期,焦虑更甚,动荡更大。我却早已不再受到外界的干扰,内心只有一份坚定的信念——总有一种美好值得我们去用心守护!在《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中,我是这样描写那段日子的:

近来晨山颇不宁静,但我的内心,却显得格外平静。

我一如既往地进教室听课,和孩子们一起聊天、嬉戏;一如既往地和老师们一起共读,一起探讨教育探讨生命;一如既往地参加各种教研,讨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一起讨论一些特殊孩子的特殊问题;一如既往地读书并朗诵《吉檀迦利》——当一些本不该有的纠结过来的时候,我耐心倾听并依照程序处理,然后——丢掉,放下。

我知道,即使身为校长,我能做的或者我该做的,也是有限的——晨山的每个老师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着,谁都知道南明教育的标准,谁都清楚自己的使命,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更有尊严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和培训后,也许他们现在最想要的,恰恰是信任,和必要的自由。

因此,当有老师偏离方向或疏忽时,我会提醒;有老师需要帮助或解惑时,我会伸手,但现在我做得最多的,就是为他们献花、鼓掌——是的,我常常看到我们的很多老师几乎在用自己的生命做教育,这样的时候,不该有人去随意指责或者自以为是。

当然,大多数日子里,我们都各得其乐——各自在自己的事务中努力着,忙碌着,并快乐着。

我喜欢这样的状态。


进入2018的夏天,是我最为惬意的一个假期,我在晨山享受着孤独:

盛夏来了!
她浓妆艳抹香气袭人
魔性的歌声赤裸裸地表白着爱情
太阳被她蛊惑得
遏制不住满腔的热情
扑进她的怀抱
融化在那无穷无尽的缠绵里
人们按捺不住自己的心跳
纷纷从围墙里逃了出来
他们开着汽车坐着高铁乘着飞机
从东边跑到西边
从中国飞到外国
说是要去赴一场夏日的盛会
看哪
他们围着熊熊的篝火在舞蹈
火光里的影子是那样自由
听哪
他们的歌声穿透了浓浓的暗夜
乐得树枝不停地在空中乱摇
我躲开太阳火辣辣的目光
在一个谁也看不见的地方
这里也有一群忙碌的人们
听说他们过着猫头鹰一样的生活
我独自在泥沙中翻捡岁月
独自享受着我的孤独
无边的
绵长的
不可言说的
孤独
——《我在晨山享受着孤独》2018.7

日历中的秋天来临的时候,晨山的秋还未到,一切仍然都是欣欣然的样子——一如晨山,重新开始欣欣然复苏了。

这一学期,我将日志命名为《过去已去,未来已来》。

后面的故事又会如何书写?现在我还不知道。我只知道,往前走,不会错。

“谁的信念坚如磐石,整个世界都将为它让路。”这是干国祥的人生信念。

我相信!

“哪里有什么正确的道路?所谓正确,就是把你选择的路走成正确的!”这是我的人生信念。

我相信!

婚姻如此,带班如此,人生亦如此——我一次次地行走着,一次次地印证着。

春天里

                    三、立天立地立大人

二十多年前,由于受到大学学潮的影响,在干国祥教书的第一个偏僻的学校——长塘中学(后更名为“杜亚泉中学”),竟然聚集了十多个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男女。有意思的是,后来,他们纷纷结合,然后又渐渐地从这里离开,去往他们向往的小镇和城市。

那时,我从原来靠近城市的学校调到了这里。

在周围这些同龄人纷纷下海经商进城买房的时候,我们两个却完全在另一个世界里,说得浪漫一点就是:

记得当年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在叫。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记得一个暑假,天气无比炎热。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在那间被浓密的大树荫蔽着的简陋的平房宿舍里,我们两个在水泥地上垫一个垫子,然后没日没夜地看完了金庸的全套武侠小说(好吧,我得承认那时我没有看完韦小宝的故事)。

到了傍晚,天气凉快些时,我们就去食堂门前的土地上,翻土、锄地、拔草,然后种下从食堂婆婆那里要来的花籽。

另有一对情侣也经常留在学校,男的是个有才有艺有情的小伙。白天我们几乎老死不相往来,只是到了傍晚才会偶尔无意相遇。

每次他路过,我们也不相互交流,但他常常会高声地唱我们都很熟悉的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那是一所除了一条进学校的路之外,四面都被树林环抱的学校,他的歌声便似被扩音器扩大了一般回响在整个天空: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抵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这就是那时的我最想过的幸福生活。


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过了好多年,那时,我以为我们会在长塘就这样过一辈子。

可是到了2003年那个暑假,干国祥毅然地说:“走吧,我要出去了。”

于是,带上不满五周岁的女儿,舍弃了建在校园内的二层小楼房,我们开始了人生的远行。

突然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熟悉的地方,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宁波,面临完全不同于体制内的私立学校,再加上一家三口分开在三个不同校区的学校(女儿在幼儿园,我在小学,干国祥在中学),一开始还真有一种在茫茫大海中飘浮但怎么也看不到岸的失重感。

尽管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一家人生活的节奏,也很快就在各自的学校里发挥了该有的价值,然而由于那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生活,因此,一年后我们还是离开了宁波,去往了成都李玉龙老师负责的《教师之友》编辑部。

记得当时一下火车,李玉龙老师和范美忠接到我们,把我们安顿到一家旅馆后,就直接叫上干国祥去谈工作了。

在匆匆租下了为期一年的住所后,为了女儿能上一所好学校,我应聘了在城郊的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并让女儿提前一年进入了一年级。

在成都的三年,第一次尝到了连同钱财和身份证一股脑儿被偷窃的滋味,第一次近距离见识了理想主义者的疯狂,第一次将教育和生活真正打通。

那是一段既忙碌又悠闲,既迷茫又清醒的时光。

记得一个冬日的黄昏,那是周五,我和女儿坐着校车回城和干国祥相会。

走下校车时,干国祥已经等在路边。我们又租了一辆四轮车,回到在华德福最初的发起地边上那个临时的家里。

我们三个钻进车里,发觉车子挂着画了细碎花纹的布窗子,在初上的华灯照耀下,很是温馨。

拉上帘子,车子启动了,女儿笑着说:“妈妈,我们在一起,就是一个家。”

那一刻,突然就有了异乡可作故乡的欢喜和安宁。

我知道,在这里,我们不是流浪者,不是观光者,而是某种程度的朝圣者——远方之远,但那时还不是理想主义者。

而那几年对我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在陪伴干国祥进行极艰难又极有价值的开创中,让女儿永远都能感觉到家的安全和人生的快乐。


日子刚刚开始安稳下来,干国祥说,他找到了自己要去的方向——他要正式加盟新教育实验了!

于是,我和女儿也像迁徙的候鸟一样跟着一起去了宝应,之后又迁徙到了遥远的内蒙罕台。

我们在罕台新世纪学校借了一二年级共四个班级,开始了新教育实验的田野研究。

那时我已经是新教育实验的一员了,虽然干国祥一直让我谨慎选择,但我几乎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了。进来后,才发觉此路无比坎坷,但这时我已经无路可退——因为一行人中,我是最有实战经验的小学一线教师。

于是,每一次的开学典礼,每一次学校的重大活动,都落在了我和愿望花教室的学生身上;还有那第一次的期末庆典,第一个正式的童话剧,第一次的学生演讲,第一次对个别孩子的帮助和辅导……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第一次,我和愿望花教室都被赶到了最前面。

关于罕台的故事,留待后面的日子慢慢再讲吧——因为它实在太厚重,太刻骨铭心!

不过,有一件事却不得不提起:

记得在我们的学生走到六年级最后的时光时,我们一起走进了“最后的赠礼——毕业课程”。一天,我们学辛酉的《墓志铭》:

        这是一个不倦的歌者。
     他在世的时候,手提心脏,歌唱了一辈子。
  如今,他睡着了。枕头底下
  压着十卷诗歌。
  
  在这些诗歌里,他不厌其烦地
  歌颂着石头,倔强的石头
  他那粗砺的棱角,抵御过一场大风。
  
  在这些诗歌里,他总是不停地
  写到野草,那些被牲畜践踏过的野草
  那些被禽兽啃咬过的野草
  在雨中,昂起了头颅。
  
  除此之外,他还不止一次地
  写过野花,朴素的野花
  艳丽的野花……各式各样的野花
  他将她们中最美的一朵
  娶回家去,做新娘子。
  
  剩下的篇幅里,他诅咒,以良知的名义
  诅咒黑夜
  诅咒黑夜一样的人,和事物。
  
  他得罪了不少人,没有好名声。

之后,我和学生一起写自己的墓志铭。

我说我敬佩这些英雄,但我做不到。我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在我死后,如果要刻写文字,我希望可以刻上:

这里埋葬着一个好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老师。

是的,这就是我在罕台六年里最想要的人生幸福,也是那时的我觉得一生最想要的幸福。


就在我正要进入人生的舒适区时,命运突然又给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从我最擅长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中出来,做晨山学校双语部的校长。

总校长们跟我打趣:来吧,在你人生最得意的时候,来一个华丽的转身!

我笑不出来,因为我知道我接住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哪次事件像这次一样让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不得不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状态中走出来,开始各种新领域的尝试和摸索:

跑到各个幼儿园进行招生宣传工作。当时除了少数几个园长尤其是东方智能幼儿园园长特别欢迎我们之外,其他更多的是犹疑甚至排斥。

和各类家长打交道。由于以往带学生很用心,因此家长那边几乎不用操心,纠结的事情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一站上校长这个位子,这成了最重要且最紧急的事。

后勤和财务也成了当务之急。多少年了,一直都是被服务的对象,且对钱很不敏感,突然碰触此类事情,我几乎成了一个“盲人”,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招聘老师,跟形形式式的人打交道。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足为外人道——这很像是大海捞针,十分的辛苦,却只有不到一分的收获。

参与各种教研。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内容,虽然在切磋琢磨之时,为求真理,我们也常常会“吵”得热闹,但真理也往往因此越辩越明。

组织老师们共读。当然,这事主要是干老师在主导。但以往疲累时可以随意沮丧时可以走神的我,现在却是每分钟都不得不全神贯注——责任和使命在身,实在不敢懈怠啊!

处理各种特殊学生的问题。最初的一年,一些特殊学生的特殊问题常常会困扰班主任,我就会利用干老师曾经处理的原则及方法和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沟通,让学生逐渐进入到较好的状态。

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常常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由于学校没有设立什么德育处、教务处等,因此有突发事情的时候,我就得去应对。有时我跟老师们开玩笑:我就是学校的“消防队员”,专门负责“灭火”。幸好这学期来了不少得力的老师,在很多方面也就可以逐渐放手了。

把好微信质量关。由于这是直接对外的窗口,我不得不慎重以待。尤其这个学期,我们对微信用稿方式进行了改革,稿件数成倍增加,而小编又是一个新手,于是,预览微信、捉各种“虫子”,几乎成了我每天晚上临睡前必做的功课。

……

如果我说在晨山的这两年所接受的批评和误解,是我前二十八年教育生涯的总和,估计没有人会相信。

但事实上,这一点都没有夸张。

当然,这两年在晨山的成长,也是前所未有的——

以前长期陷在琐碎的事务中,让我的眼界和格局也只局限在一个班级那么大的宽度和高度上。现在跳出了井底,对教育才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对人生才有了更透彻的洞察。

而在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中,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对我现在的这个位子而言,重要的是像唐僧一般坚定信念,坚守原则,同时怀有一颗仁慈之心。然后,让老师们一个个去成为悟空。

我开始放下自己,甘心为老师和学生做“嫁衣裳”。现在,每个老师和学生的痛苦都成了我的痛苦,每个老师和学生的成长都成了我最大的幸福。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8那个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冬至,我给自己写了这样几句话——经过四十多年的沧桑四十多年的岁月后,我终于远远地看到了那个最好的我自己:

把容易失控的情绪交给程序,
把随意泛滥的情感交给契约,
把自私狭隘的心交给梦想,
留一个干干净净、纯纯粹粹的自己,
站立在天地之间。
给五六年级上晨诵

                    四、成人成己成世界

周六早上,生物钟还是在固定时间让人醒过来了。

睁开眼,发现干国祥已经在手机上敲了好长一段解读《桃花源记》的文字。

我说:“我今天任务也很重,得完成《立天立地立大人》的晨山部分,还想写完最后一章《成人成己成世界》,这部分就写我们晨山的老师了。”

干国祥说:“那就不是你自己的生命叙事了。”

“为何不是?晨山学校的老师现在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他们就是我的因缘世界。”

发觉他不再驳回,不禁得意:这不就是你以前经常说的话吗?哈哈,终于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现在就开始名正言顺地来说我们晨山学校双语部的老师。

从2016年秋天到现在,晨山双语只有9个老师,现在已经扩大到了43人(不包括干老师、永无岛三女侠、实习生以及外聘的民乐周老师)。

人数的扩展其实不值得说,想说的是这支曾经七零八落的“土八路”如今已经步入正规,且越来越体现出我们理想中的南明教育人该有的模样。

年轻的一代正在快速成长:超静、何之、玲玲、杨枫、何立泵、李万祥、攀月、卓婷婷、姚阅等都已经开始独挡一面。

攀月,一直默默扎根于教室,扎根于学生,扎根于英语团队。这个年轻轻的姑娘,用她罕见的成熟人格和虔诚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践行着全人之美课程。更为重要的是,每次看到她在教室里上课,就感觉她的生命在熊熊燃烧。这份投入和热情自然就带动了她的学生对英语的热爱。

婷婷,曾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学期却成了英语组的灵魂人物。开学初她的英语教研计划,详尽而又细致,从目标到方法,清晰而又具体,达到了当时最理想的境界。而这学期的教研活动,她总是一方面自己走在最前面,另一方面还积极给其他的老师以管理上的帮助和专业上的建议。甚至回家待产的时间,还在帮冬兰准备资料。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已经成了她自己喜欢的一份事业,她必须把它做好。

超静,是一个懂孩子有童心的好老师。罕台的经验和她对自己生命的高期待,让她很快就在这块繁茂的土地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长方式。由于她有教育的智慧,又体会到了成就感,就能越来越自如地把握“严和爱”之间的分寸。即使在晨山最动荡的时候,她的班级也始终坚如磐石。如今的她,日益强大也日益开放,她不仅成就着她自己,同时也成全着和她搭班的其他学科老师。

何之,虽然最初并不很懂教育,但他爱孩子,始终用一颗仁心去呵护孩子,而因为这种爱,让他不断向同事学习,向书本请教,现在,他不仅爱孩子,而且也越来越懂孩子。这一学期,他带着一年级,感觉如鱼得水,幸福满满。

小荷,有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但始终在不断地挑战自我,同时由于感受到了晨山孩子的聪明,她勇敢地抛弃旧我,在课程上不断地探索创新的同时,在班级管理上,她更能敏感地捕捉到孩子们的变化和问题,提前进行预防和教育。她犟龟般的执着,终将让她遇到隆重的庆典——尽管她早已淡泊名利。

玲玲,这两年的进步可谓巨大。且不说她强烈的学习愿望,且不说她超强的执行力,就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她也日渐开始能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来引领和教育孩子,在自身越来越美好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沉静越来越有力量。她带的太阳帆教室如今在各个方面蓬勃向上,“全人之美课程”的全面浸润开始在这些学生身上体现出神奇的作用。

何立泵刚来晨山时,对数学和教育几乎可以说是懵懂无知,但经过晨山这两年的历练,几乎是如痴如醉地爱上了数学,爱上了教育。两年多的时候,不仅个人快速成长,而且在数学教研组中越来越显现出他的领导才能,在《2018说给自己听》一文中,他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已经赐予我太多,越来越觉得我应该付出更多,如果我能够给我的学生带去更多惊奇,给我的队友带去更多帮助,给我的家人带去更多幸福,那么我的生命将会有更大的意义!”

万祥,一年前来到晨山,临危受命,接下了当时六年级的数学。在历经重重的困难之后,终于成了家长信任的好老师,成了少年口中的祥哥。每次数学教研,他总是先专注地极有耐心地倾听,然后总是能够不急不慢地说出逻辑清晰目标明确方法得体的话语,让所有的人都心服口服。

杨枫,原本只是一个相当有才气的文青,但在接任了永无岛教室(后更名为沧海昆仑教室)的班主任后,奋力担起了这沉甸甸的担子,领着一群比他更年轻的老师,带着一群迷茫着又渴望着的少年,走上了一条在晨山尚无迹可循的道路,俨然有了一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气魄。记得立校纪念日结束的时候,一个跟随了晨山三年的七年级老家长对我说:“真不知道杨枫老师有怎样的魔力,竟然可以把这群孩子带到这个境界。”

小娟,虽刚来到晨山,却似乎是生命找到了新的源泉,以及一方施展才华的新天地。在她温婉的面容下,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原则,以及灵活处理的敏感和能力。这一个学期,对她来说是脱胎换骨的半年,她的成长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有兴趣的老师可去翻看我们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内文章,我开玩笑说:“这一学期我们微信费都被小娟领走了!”

姚阅,历经坎坷后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方向,这一学期感觉她使出了洪荒之力,生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爆发。家长们都说:“姚阅和晨山,简直就是标配。”若论一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和价值,我想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

在各个年轻老师飞速成长并崛起的同时,另一方面,这学期来了几个非常得力的助手,帮我分担了很多工作。

生活区交给了吕环球老师,一学期下来,生活区完全呈现出一片全新的天地:他不仅照顾着孩子们的生活,也关注着孩子们的心灵,还有随时可见的和家长们之间的真诚而引领性的互动。而在闲暇之余,他还力所能及地承担着部分份外的工作,且忙得不厌其烦不亦其乐。他在岁月中在历练中积累起来的对人生理解的通透,让他成了很多学生和老师的朋友和人生导师。

后勤交给了孙江明同志,他对事业的投入和付出是从他进来开始大家都有目共睹的。这一个学期,他可以说是身兼数职:校车随车员、财务报销员、后勤人员,但他一边学习一边琢磨,在他心中,始终将干老师曾经在罕台说过的“一个好后勤是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的”作为他的办事准则。

招生交给了曹李群老师,她原来的南师大幼儿园副园长的经验和格局已经成了她的一部分,她对细节的把握和对精致品质的追求也成了她的生命特色。事实上,除了这项重要工作,她还承担着生活老师、人事管事、微信的统计和费用的发放等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很耗时耗力的小事,但她从不埋怨从不计较,只是用心将每件事做到自己所能的最好。

把科学组交给王印老师后,他的痴迷和投入、他的高质量的作品,再一次引来了家长和老师的疯狂点赞。他也是有着神奇魔力的老师,大家对他的赞赏是由衷的,是发自内心的。

英语这个大难题交给了冬兰。这一学期,英语的事我几乎很少过问。我相信,她的理性和眼界,即使在年长的老师身上都是少见的,而这一学期,从课堂到英语阅读,英语学科也开始像大语文课程一样散发出它迷人的魅力……

在开学初,我就曾说过,在这些老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南明教育一直倡导的“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身上的特质:能从全局考虑问题,全心投入在自己负责的工作中,不因外在的评价影响自己的情绪,不为外在的议论改变自己的原则,不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利益得失……

我曾写过教师修炼的三重境界(外在),他们,就是已经达到了第三重境界的率先者:

第一重:校长安之,家长信之,学生喜之。
第二重:校长赏之,家长敬之,学生爱之。
第三重:校长敬之,家长安之,学生随之。

还有更多的其他老师,就像冬兰在立校纪念日总结《生命应当如此——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一文中说的那样:“在晨山,一种向往美好、追求卓越的氛围已经蔚然成风,这样的文化弥足珍贵。”

就像今天刚刚离开晨山的杜晓英老师说的:“晨山其实完全不亚于英国的私立名校。把晨山放到英国,不会有任何违和感。因为在晨山,我看到了一群自由、专业而且精进的老师!”

就像飞鱼教室一家长说的:“晨山的老师有爱有梦有坚守!”

前不久,干老师在《戊戌狗年(2018)素描》中说:

“继课程创新之后,罕台的价值,开始收获第二茬:几乎每一个曾在罕台深度穿越的人,都展露出出人意料的巨大成长!严盈侠、杨超、王琼、田超静、肖丽娟、许玲玲、何之、杨丹丹、郭苑月……假以时日,再给予一些特别的机缘,他们每一个将都能先先后后抵达独创之境!而这几乎就是追随而去,直到团队撤离时的全部名单。每一个,几乎是毫无例外的每一个,这里一定有什么,是今天的我还未能完全理解的,也不是‘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所能解释的。”

不知为什么,我有一种预感:五年之后,晨山也将像罕台一样,成为又一个神奇之地。在这里,每一个虔诚的求道者,终将成其为大。

附:晨山双语首席教师培养计划

            【晨山已有首席教师】
科学:王印
低段语文:田超静、侯长缨
器乐:魏强
                  【首席教师培养计划】
五年计划(五年内陆续培养为首席教师)
初中语文:周小娟、杨枫
小高语文:许玲玲、肖丽娟(编外教师)
小初语文:何国申
小初数学:何立泵
初中数学:李万祥
小学英语:汪攀月
初中英语:卓婷婷
美术:姚阅
舞蹈:沈晨
生活:吕环球
……
永无岛毕业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