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汉本1605班 潘超敏 160152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 、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 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多个方面。深刻反映了殷商时期,尤其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情景,为后世研究先秦的社会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诗经》也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以丰富的思想内容、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哺育了历代作家和诗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形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诗经》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其作品内容大多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比如《诗经》中的名篇《蒹葭》和《关雎》等就是借景抒情的爱情诗,除此之外像《卫风•氓》这类偏于叙述的诗篇,其叙事也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 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 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屈原《离骚》、汉乐府诗、建安诗人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如陈子昂、杜甫、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
《诗经》 在 比兴手法上的运用尤其突出,在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就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而《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则是运了“兴”的表现手法。因此《诗经》中的比兴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 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明显是对《诗经》起兴手法的继承。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 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除了艺术手法外,《诗经》在语言形式的运用上,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并且还奠定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令我国的诗歌得以更好的发展,《诗经》可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