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之城透视经典尺牘

【心畫】人間詞話·卷上<63>·清·王國維

2019-05-10  本文已影响7人  半暇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臨硯】

【原文】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①此元人馬東籬②《天凈沙》小令也。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有元壹代詞家,皆不能辦此也。

【註釋】

①“枯藤”五句:出自元代散曲家馬致遠《天凈沙》。“平沙”,他本多作“人家”。

②馬東籬:即馬致遠,字千裏,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元代雜劇作家,散曲家,為“元曲四大家”之壹,著有散曲集《東籬樂府》等。

【譯文】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是元朝人馬致遠的《天凈沙》小令。寥寥數語,深深地達到了唐人絕句的絕妙境界。元朝壹代的詞家,都不能做到這樣。

【評析】

王國維在最後兩則由詩詞而移論散曲,其用意壹方面與詩——詞——曲文體的自然嬗變有關,另壹方面也與其在韻文文體內部尋繹其同的撰述理念有關。但宗旨仍落實到詞體這壹核心文體上。

所謂“唐人絕句妙境”,其實與五代北宋詞之境界略似。因為小令似絕句,是王國維曾下的判斷,而這種判斷的核心就在於審美意趣上的相近。王國維論詞體有“深美閎約”、“要眇宜修”之說,大意不出以簡約精美語言表達深遠不盡之意的內涵。此則引述的馬致遠《天凈沙》乃是被譽為“秋思之祖”的名篇,以意象的連續呈現,在寫秋景之中,將漂泊遊子的悲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前三句九個意象,本是秋季常見之景象,但馬致遠各自前綴壹詞,如“枯”、“老”、“昏”,等等。則景中之情就自然蘊涵在景象之中了,尤其是“枯藤老樹昏鴉”壹句,雖貌似寫景,其實在開端壹句就把情感傾瀉在裏面了。末二句,又將此前的單個意象組合到黃昏落日的整體背景之中,描述了在夕陽西下之時流落天涯的詩人形象。至此,前面的景象和後面的人物形象遂融合成壹個蕭瑟、淒涼的畫面。其寫情寫景,真有壹種絕大筆力。其間並無壹個多余的字,也無壹個與整體顯得突兀的意象,情景結合也無壹絲連綴的痕跡,故其為高。

王國維在大力稱道馬致遠《天凈沙》的同時,卻對有元壹代的詞人、詞作做了整體性的否定,這其實也是表明壹種文體“始盛終衰”的基本規律,在揭示元曲取代宋詞的客觀現實的同時,隱含著“壹代有壹代之文學”的思想。

【參閱作品·天凈沙·秋·[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壹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鑒賞提示】

這首小令與馬致遠所作壹樣,同樣寫秋景。前兩句用了六組飽含秋意的靜景,中間以“壹點飛鴻影下”動句隔開,後兩句又用五組靜景。請參照馬致遠《天凈沙》曲對其鑒賞。

註:以上均轉載自易文言網。

半暇·悦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