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恐惧

2018-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黄瓜开红花

这本书针对的问题是“童年焦虑”。名叫《游戏力Ⅱ》

我刚开始看时,还在想我女儿在生活中好像没有出现过过度焦虑的情况。这是不是少数孩子面对的问题呢。

但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入,这本书对孩子如何克服紧张的情绪,畏难的情绪,都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可以说适合每一个一两岁到十二岁的孩子。

我用三个小时的时间看了一半。

我们学过正面管教的家长,都很了解“共情”的作用。但做到“共情”之后,我们确实还需要进行下一步行动,帮孩子获得战胜紧张,战胜困难的勇气。我节选一章关于“恐惧的临界点”,做分享。

(我没有用焦虑,是因为“焦虑”不是很容易捕捉的情绪,而我们对孩子的紧张和畏难则很熟悉,本书提供的方法也同样适合这些情绪。)

临界点,是面对恐惧时,我们虽然感到害怕,但仍然可以有所行动。(至少我们可以再向前迈一小步)

比如说,我女儿害怕游泳,当你跟她共情之后,她仍然害怕,不能尝试。

我通常的做法是“你要是害怕,就算了吧!”,这是在鼓励孩子“逃避”。逃避的态度,会妨碍我们接受新的信息和技能。只会是更深的恐惧;还有的家长可能会强迫孩子做他们害怕的事情,“别哭哭啼啼,赶紧去做!”,这时会让孩子隔绝真实的感受。可能他扛过来了,但这并不能教会他消除恐惧和紧张。

作者提出的方式就是“直面感受”。

在一步一步接近挑战目标时,慢慢体会并处理自己恐惧的感受。

解决的方式就是:

在“前进”与“后退”之间“缓和的荡秋千”。先稍微感受一下恐惧,然后退回放松休息一会儿,或者转移下注意力,短暂休息之后,你就有能力去面对更多一点的恐惧。感受更多一点的恐惧之后,再回来休整一会儿。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两点:

一是要保持联结。告诉孩子,“我们一起去,我会一直握着你的手,直到你准备好”

二是,持续的向前。一点一点扩大临界点。

作者推荐了几个小游戏。“停走停”游戏/“牵绳游戏”/“秘密任务”/等等。

这套书为什么叫“游戏力”呢?因为作者认为游戏(亲子游戏)对于孩子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游戏会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通过游戏,我们更能了解孩子,他们的情绪,问题行为和需要。
其实,当我们把孩子大量的时间推向辅导班和课后班之后,我们留下多少时间给孩子和父母一起追逐打闹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