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调频散文

素心禅意

2017-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努力的何小欢

心如古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此素心者也。

---纪晓岚《阅微章草堂笔记》

素心禅意

清秋。薄凉。

古寺,檀香缭绕,禅意氤氲。

犹记那夜,挑灯苦读,困意来袭之时,醉眼朦胧看到一个白须老翁现于窗前,飘逸出尘。正想揉眼细看时,老翁已了无影踪。“姑娘与我佛门定当会有一段因缘,哈哈...”质朴干净的声音在整个空间飘荡着。

清醒过来时,却瞥见书案上的佛经上一句:“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何缘起?何缘落?皆是因缘。如,花开花落皆是定数。

是真?是幻?无需求其究竟。

今,带着重重的尘世之心,终还是踏进了这山门。

素心禅意

“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哪得苦追寻?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木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隐居清修,不望人扰。

在法常禅师眼里,唯有精神上的自由,才是自己毕生的追求。

奈何,自己终究只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红尘客,如何能无心无贪无痴念?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然,又如何能虚空无挂无碍。

素心禅意

电影《色•戒》中,喇嘛扎西为觅得尘世之幸福,离寺还俗。日渐一日,浸淫俗世,放

纵贪嗔痴的欲念。婆婆尘世,纷纷扰扰何其多。这些俗世的幸福,并没有带给扎西永恒的

欣悦。后来,老喇嘛临终前托人捎话给扎西:“人之一生,是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

扎西才觉醒,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

是的,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当现代,世人为追求种种,充满了欲望,焦虑,争斗,亦烦恼

丛生,终日惶恐不得一夜安眠。

素心禅意

《后汉书》云:“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

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生命所需无多,倘若能顺其自然,遵循天道,于清逸的时日里,返璞归真,扫其心之种种贪嗔痴,势必自得其乐,而无处不可乐也.

"咚...“,一刹那,心头为之一震。听,是钟楼传来的清音,宛如佛在教诲。。。

佛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切本来是空无所有的,而不去计度分别,不妄生议论,不胡思乱想,不要执空废有,

从而破除法执,圆证菩提。

素心禅意

梦若浮生,浮生若梦。梦亦梦,非梦亦梦。

如既是,不如放逐一份心情,与世无争,时,素手焚香;时,佛前枯坐。

又,月下抚琴,邀友共茗,花下问禅,自是逍遥无忧。

然,这并非得过且过,消极度日。是以一平常心,看云绻云舒,花开花落。

一切得之,是谓我幸;一切失之,是谓我命。

缘来如此,原来如此。

素心禅意

陶渊明说:"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只求,更愿,如素,淡然如昔尘埃落定。且,怀慈悲心,但行好事。

再,倚窗看云,安之若素的简单。此生,足矣.

                                                   

素心禅意

    换上素衣,手持念珠,自号:素心客。不语 ,转身,带着一颗出世的心,步入山下的万丈红尘..

素心禅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