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不学则殆: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是多学和多思
2022-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北北读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是最深入人心的名言,我们小时候每个教室都贴着。
关于学习,我们常见的两个误区:第一,思而不学;第二,学而不思。
先说说学而不思。
比如上课大家被灌输了新概念和新名词之后,往往对这些概念和新名词的真正含义不了解,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没有消化,就挂在嘴边了。这些概念也就成了他们的谈资,却不能为他们所用。
所以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有选择的权利。谁说的更对,谁说的更适合自己,要能进行判断。
人类的各种认知,本身就是在矛盾中不断升级的。
同样,家庭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研究出不同的方法。家长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加入思考的力量,尝试自己做决断。
如果总希望找到一个权威的人为自己做选择,让别人给一个标准答案,那么,谁来为自己的孩子负责呢?
世界上本没有确定的真理。
“思而不学”的情况,你见过吗?
有的人总爱钻牛角尖,随时都在质疑别人的经验,暗自琢磨,不相信任何人。
有很多问题,我们只靠用脑袋来思考,是解决不了的。
但如果你肯把前人写过的书读一遍,可能就会发现原来这些问题早就有人想明白了,我们拿过来用就可以了。在用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甚至加入自己新的发挥,将学和思结合起来。
综上来看,学而不思,人会糊涂;思而不学,就会危险。所以,既要学习,也要思考。经由内化,把知识串联起来,进行批判性的接纳,这是适合我们每个人学习和进步的方法。
孔子说:“多思和多学”。这种学习方法其实是对批判性思维最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