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三十二天
昨天读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行在言先,言随行后,亦敏于行而讷于言之义。
君子的行为准则之一是:实事求是。
因为里面有自己的名字,而且,我外公给我取这个名字的含义也是希望我以后能敏于行而讷于言。所以,我想查一查这两个字的含义:
敏: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本义是做事动作快捷,即《说文解字》所谓的“疾也”,后延伸至勤勉努力、脑子反应快等。
讷:本义指语言迟钝。也指结结巴巴地说;忍而少言。说文解字:訥【卷三】【言部】言難也。从言从内。
看完这两个字义解释,我感觉我外公给我起错名字了,我基本是反的,敏于言而讷于行,通俗的说是行动的矮子,语言的巨人。哈哈哈!我感觉自己经常是脑子还没有想呢,话已经道嘴边了,现在年龄大了,知道要克制一下自己。但是,有时还是会冲动说话。还需要继续学习。
今日读: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忠信义。比,阿党义。《论语》每以君子、小人对举。或指位言,或指德言。如谓在上位,居心宜公,细民在下,则惟顾己私,此亦通。然本章言君子以忠信待人,其道公。小人以阿党相亲,其情私。则本章之君子、小人,乃以德别,不以位分。
我理解是:君子看重道德意义,小人看重利益,君子看谁的品德高尚,可以为大众谋福利,小人则比较我从中获利多少。
我的看法,对外我喜欢君子可以为我谋福利,对内我喜欢小人可以自己去谋利。所以从本质上看,我就是一个小人,这样的理解对吗?我有些怀疑!但是,好像我所有的行为都是对我自己有利,偶尔也会给别人带来福利,但本质上还是我从中获利。关于君子我记得还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就是说君子不是不可以关注自己的利益的,那么这两句话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我觉得不一定,君子也是人,也需要满足自己的七情六欲,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呢!满足大家的利益,里面也包括自己的利益!我感觉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