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篇

2018-08-28  本文已影响8人  manterol黄娟

高把位的练习不单单是两课内容就可以讲完的,在这个时间的过程当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且需要经过漫长的一段过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个过程很可能是,几个月,几年,并非是几天或几课,便能完成的。

我们所讲述的这个换把的要求以及方法,也只是帮助换把初期大概的形成一个框架,很多部分需要再细腻一点,做细化处理。

也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因人而异,在面对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个人情况去做出调整以及改变。

因此,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方法教法,千篇一律的教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发现小提琴技巧并不是最难的,而是在培养孩子有一个坚毅的品格,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拥有强大的耐心、毅力的过程当中,家长的信任和信念才是最难的。

我相信每一粒种子,经过悉心浇灌,总能长成属于他的样子。花儿也好草也罢。也许每个人都想变成大树,然而并不是一粒花种子,也能长成一棵树。有些人生来是为了绽放,也有些人却坚韧不拔的像小草一样,而有些人,是巍然耸立的。并不是花草就不如大树。在大自然界里面,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个生命都有它自己的生长过程以及精彩,正如孩子一样。

回到正题,这一周除了保持换把练习之外。继续之前的揉弦练习,很多时候大家都容易忽略一点,就是一周的内容,讲了重点,可能之前的练习就会忘记,或者没有继续的持续练习了,恰恰相反,以往所学过的很多知识点是需要保持持续性的练习的。比如说空弦,打指,指位练习,音阶,揉弦,换把等等。

换把练习还有需要注意的一个部分是,如果在进行节奏变换的过程当中,要保持运弓的稳定性以及均匀性。切不可让弓子的运行,跟随着节奏的长短变化而变化。

为什么要有持续性的课程呢,恰恰是因为,很多人工智能都无法代替的这种可变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矫正与指点。因此很多传统的文化课程可以通过现代科技实现远程教学,但传统课程仍不可取代的关键部分正是因为灵活多变的问题存在。

传统文化课程有大部分可实现性,传统的音乐课程不行,感情的传递,千种问题的变化,只能在科技中实现大致的走向,细化的部分却达不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已经录制好的视频,只会教作品中需要练习的重点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而练习者如果一个手指没有放松的情况下,又无人帮助指正,那么坏习惯的形成是很容易根深蒂固的,而视频做不到,可有人又要说远程教学了,远程教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