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内训

2025-06-16

2025-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C陈永杰

上周主要学习的是demo技术栈的学习与探讨,包括分库分表、Nacos、Seata、ShardingSphere、OpenFeign。

软件测试是为发现软件缺陷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核心目标是确保软件质量。

测试分类

按阶段分:单元测试(模块级)、集成测试(模块间交互)、系统测试(整体功能)、验收测试(用户视角)。

按方法分:黑盒测试(不关注代码,测功能)、白盒测试(关注代码逻辑)、灰盒测试(两者结合)。

测试用例:基于需求设计,需包含测试目标、输入、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常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等方法设计。

缺陷管理:缺陷需记录类型(功能、性能等)、严重程度(致命、严重、一般),按 “发现 - 报告 - 修复 - 验证 - 关闭” 流程管理。

测试流程:需求分析→测试计划→用例设计→执行测试→缺陷跟踪→测试报告。

核心原则:尽早测试、全面覆盖、可追溯、客观性、缺陷集群性(80% 缺陷常出现在 20% 模块)。

软件测试是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需结合理论与实践,不断优化测试策略以提升软件可靠性。

Nacos(Naming and Configuration Service)是阿里巴巴开源的服务注册与配置管理组件,融合了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动态路由等功能,旨在解决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治理问题。

核心功能

服务注册与发现

服务提供者自动注册到 Nacos 服务器,消费者通过 Nacos 获取服务列表,实现服务的动态发现与负载均衡。

支持基于 DNS 和 RPC 的服务发现方式,兼容 Spring Cloud、Dubbo 等框架。

配置管理

集中管理微服务配置,支持动态更新配置,无需重启服务即可生效。

提供配置版本管理、灰度发布、配置监听等功能,提升配置管理效率。

服务路由与流量管理

支持权重路由、流量染色(标签路由)、服务熔断与限流,实现流量的精细化控制。

核心组件

Nacos Server:提供服务注册、配置管理的核心服务端。

Nacos Client:集成到应用中,负责服务注册、配置拉取等操作。

控制台:可视化管理界面,用于服务、配置、集群的管理与监控。

架构特点

去中心化设计:无需依赖第三方组件(如 Zookeeper),自身支持集群部署,保证高可用性。

一致性协议:服务注册支持 AP(可用性 + 分区容错性),配置管理支持 CP(一致性 + 分区容错性),可根据场景灵活选择。

应用场景

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治理(注册、发现、负载均衡)。

分布式系统的配置动态管理与更新。

流量控制与服务容错(如熔断、限流)。

Nacos 通过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了微服务治理的复杂度,是当前云原生架构中主流的服务与配置管理工具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