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大灰狼更狡猾?
今天六年级的课取消了。我和小学部校长Sue沟通了一下,我们都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别的班听听课。首先听的是三年级的英语课,今天的课题是“a big bad wolf?"是中国孩子都耳熟能详的三只小猪盖房大灰狼捣乱的故事。但是视角是从大灰狼那边出发的。老师很会营造氛围:上课前用的扫描的PDF故事书,上课时投影,关灯。是绘本,老师边给学生读上面的文字边表演。确实是表演啊,很多关键的地方,比如模仿大灰狼打喷嚏或者他为自己辩解的语气时都是绘声绘色的。打喷嚏时特别夸张。整个故事是从大灰狼的角度重新讲的,老师开宗明义就说”每个故事都有两面,今天你们听听我大灰狼怎么讲这个故事。“绘本的第二页是大灰狼拿着一个摞得很高的汉堡,汉堡中间露出了兔子耳朵,鸟的羽毛等等,学生马上开始兴奋地找汉堡中间到底夹了多少种动物,这一页狼的独白是”我们确实吃像兔子,鸡这样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就是这样的本性。难道一个奶酪因为小的可爱就可以不会被吃掉吗?“然后,画面变成了报纸,《猪猪日报》《猪崽新闻》之类的题目,都用大标题写着”又大又坏的狼“”残忍的狼“等等标题。狼接着说”你们看看,猪是这样讲这个故事的。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你们我和小猪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天,是我奶奶的生日,我打算给她做个蛋糕来庆祝。但是,我发现我家的糖用完了。为了做蛋糕,我必须要糖,所以我就打算和邻居借一大杯糖。我的邻居正好是一只猪,他用稻草搭了个房子,你听说过有人用稻草搭房子吗?我到他家门口,还没敲门,我的鼻子就被稻草刺激得想打喷嚏,然后我就打了一个特别大的喷嚏。这个喷嚏大的吹走了稻草。等一切尘埃落定,我就发现,一只猪死在了房子的正中央。你说,如果你是狼,你会把火腿放在地上转头就走吗?这不是浪费吗,这不是犯罪吗?为了不浪费,我只好吃了他。“吃了第一只猪后,狼的糖还是没借到,于是他又往前走,很快到了第二只猪的家。这次是树枝搭的房子。”我很礼貌地敲门,问小猪能不能借给我一些糖。但是他却不说话。虽然我明知他就在屋子里。但是作为一只讲礼貌的狼,我打算走了。就在我转身走时,鼻子又痒了,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又打了个喷嚏。这次,树枝搭的房子也塌了。第二只猪也死在了房子中央。“老师用老狼无奈的语气说”虽然我刚刚吃过晚饭,但是这种鲜肉如果你放在那里,很快就腐烂了。那也是浪费呀,所以我把一部分做成了香肠。做完香肠,我觉得有点冷,于是把剩下的猪肉吃了御寒。“可是,大灰狼”借糖“的任务还没完成,于是他又走到了第三只猪的房子前面。这时,画的是一个巨大的房子只有很小的门和门上的小窗户。狼敲了一会门,第三只猪出现了,但是他隔着小窗户和狼说:”你收起你的鬼把戏吧,我没有什么糖借给你!“”礼貌呢?“大灰狼不甘地说”我只是为了给我奶奶庆祝生日做蛋糕所以跟他借糖而已,为什么要这样粗暴的对待我。于是我想进他的屋子好好教教他礼貌……这时,猪记者和猪警察出现了,他们写了这些污蔑我的文章。最后一张图是穿着囚服的大灰狼举着一个写了"pig penitentiary"的桶,前景是一只穿着警服的猪。老师这时打开了灯,“下面请大家完成我们这节课的任务:你想象自己是大灰狼,给狼外婆写一封信,告诉她你很不幸得不能参加她的生日会了,也没法给她烤蛋糕了。”两堂课的导入部分都是一样的,但是具体到写作指导时两位老师的处理方法就不一样了。第一位老师先带着学生梳理结构:这封信要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告诉狼外婆以前发生了什么,第二段是告诉她正在发生什么,最后一段告诉她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因为是信,所以老师也强调了写信的格式,寄信人和收信人地址写法,另外,跟奶奶写信时,要注意用书面语还是口语呢?最后,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了四个例句“① Sorry there, I am unale to attend your party because.......///'② ”to cut a long story short" ③"Unable to attend your party because"④“ Currently, I am still in prison.最后,再次强调写信的格式,并且提醒学生要注意拼写的检查。第二位老师则是带着学生一起写第一段,每个句子每个词都是她引导学生说出来的,一边说一边生成板书,然后第二段和第三段就不管了。学生自己写。同时,她也提醒了学生要注意写信的格式,还说第一段可以参考老师的甚至照抄都行。我觉得整个课程设计得非常科学,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在其中融入了很多大人世界的特质。比如,讲故事的角度,从狼的角度来,启发学生要对习而不察的事情换个角度思考。其次,狼的借口看似合理,但是谎言仍然是谎言,所以你对一个人一件事的判断,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第三,导入自然,提的要求很明确,写作的要求很具体,而且让学生知道写什么,再加上指导他们怎么写,让他们有了抓手。第四,强调文体格式和语气,让学生学会遵循规则,尊重规则,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