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丨“整本书阅读”且行且思

2023-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难得清明

今天作为观众参加区整本书阅读推进会,谈点思考,个人自娱。


对两个方家之见反思:

一是整本书阅读,有自然意义与课程意义之分,我们教学的朝向就是从课程走向自然意义阅读?

自然阅读亦或自由阅读与自然意义阅读不能划等号,自然意义阅读应该是涵盖专业阅读的终身学习的深度阅读。有点绕,说点大白话就是想读就读、读啥都行,那不叫自然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

二是整本书阅读,要关注阅读的“三整”——整理、整治、整合?

整本书,与这三整一结合,在内容、时间、环境、策略等方面都有关联,又赋予了整本书更多的内涵,当下的校园阅读生态是什么呢?


我所在的学校大阅读工作应该在周边地区还是小有名气,有前任留下的阅读工作的智慧创新举措——手指上的阅读、泥塑中的经典、趣味古诗牌、诗词大会,这些创新活动或者项目都获得很多的关注及相关荣誉与媒体推介,我接手这项工作以来,秉持“既往胜拓新途”。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学教师兼分管校长,每学期理应要将新课标推荐书目通读熟读,但说老实话,我是没做到亦或是做得不好,就说五年级下册推荐书目中国四大名著,原著基本是断断续续地读过,其中喜欢的三国读了数遍,但改编版读了几次,总感觉离我很远,也不知道离孩子们远不远?孩子们阅读展示的课本剧有《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草船借箭》……基本是从小时的动画片与绘本读到现在的改编,之于《红楼梦》中的恩恩爱爱,孩子们直呼读不懂亦或笑啊笑……我们的新课标推荐书目与学生们关联度、兴趣度、契合度有多高呢?孩子们身边喜爱读甚至上课偷着读的整本整本书多是动漫网游修仙类,倒像我们儿时喜欢的武侠小说但大人认为的“不学好的书”。读书要有选择,包括课本编写的内容、整本书推荐的书目哈。从一百二十本,城南到如今的六十本3.0修订版参与修订者只有几位感兴趣的骨干师,中层管理者乃至一把手校长对这些内容包括必读、科学、人文三块体系知晓率低得可怜,更不要要求老师全部知晓了,能将快乐读书吧、和家长一起读书目读下来就算了不起了!当下教育人太忙了,城南领读者行动要求每学期领读一本教育专著、读一本文学作品……匆忙摘抄,东拼西凑,完成读书任务者是占大多数,现在负责人需要时就说一下,大家也就彼此放下了。我是我行我素——每日不读一点书面目不净,整本书都是夜深人静时在家里“啃”。

对于大阅读成果展示,很是矛盾,阅读一定要展示吗?有时天真地想,读书是个私密的事情,顶多师长框个目录,教个策略,孩子们自由读吧!一是兴趣,二是必要方法与策略的学习。那些读书笔记,精美批注,手抄报……秀给谁看的?参观者、领导?殊不知孩子们也在窥视你哈,彼此迎合罢了。孩子们真正在乎的是什么“读出”?手指上的阅读,是个怕写读书笔记的孩子的阅读成果,那是个性化在乎,要不要全员来做?让那些美术手工差的孩子来做这东西,心里才不骂死你。最近我们戏剧周出节目,孩子们倒很在乎,中午、晚补,甚至还要晨读时来比一比,小组内比不谈,大组都比了三四回了,虽然道具简单,对白生硬,但渐入书中佳境,但搬上正规大舞台,还是欠火候,三组并一个节目,教研组长说一个年级“凝聚”一个节目,可以哈,但那舞台上“精彩绽放”又为了谁呢?退一步自我安慰最起码为了锻炼这前前后后参与的孩子,行动就有收获。今天荐读课上,刘姥姥为“三十两银子”的对不到二十岁的王熙凤用“你老”的质疑之任务驱动,孩子们交流到了见钱眼开,刘姥姥家穷困需要钱,为钱拍马屁……老师没有敏锐地捕捉到旧社会封建阶层差异,新社会的幸福美好,这个立德树人教育契机,原生生活情境教育哈,更为遗憾的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男生用读过的另外故事中的类似情节来类比这种现象,多好的整本书阅读之策略——迁移类比哈,老师以时间关系你今天说得过多了,以后再交流……着急哈,下面是为了走流程教,学呢?

静观这些阅读乱像,是要“绿色”阅读哈,向下扎根,把校园打造成图书馆,静静读自由吐纳书香;向上拔节,把师生卷入整本书阅读,击节书适生长!

2023-05-1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