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舌尖的故乡
2019-03-16 本文已影响13人
林芳辰
一个人的故乡情怀藏在舌尖上。
一天下班,在地铁站的扶梯上,听后面一个女生吐槽:G市的肠旺面真心吃不惯,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纯正的家乡口音,让我不禁觉得亲切。另外一个女孩附和道:“就是,就是,那什么娃娃,也没什么特别的。没味道。”“我也吃不来,反正这里说好吃的,我都没觉得有什么好吃。”一个男生一言概之。
听三个人口音,确定是老家P州的。忍不住,扭过身问:“那什么好吃?P州的牛肉粉、糯米饭好吃?”
“你怎么知道?”三个人先是一愣,然后异口同声地问我。
“我也是P州的啊!”
“哦!哦!我们说嘛!就是嘛,这儿的牛肉粉和老家的没法比啊!”
老家语言特有的感叹词也让人倍感亲切。
出站后,一路忍不住地想笑,莫名地开心。原来,我们的故乡都藏在舌尖上。
我们都通过吃来表达对故乡的眷念。这一生,吃过很多地方的美食,最爱的还是家长味。故乡的美食喂养我们长大,它的味道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里,一触及就犹如打开了我们从何处来的密码,让我们虽身在异乡,心却有所皈依。
在G市生活工作十年,孩子也都出生在这里,姑娘喜欢吃丝娃娃,儿子喜欢吃牛肉粉。每年,妈妈会给我个姐姐准备香肠、年糕,还有火腿,但这些我欲罢不能的美食,他们却难以接受。这里是他们当之无愧的故乡,却是我的他乡。我越来越能理解,孩子的爷爷每年都从老家买很多特产的心情,这些东西从超市买的话,就没有了那特有的味道。我想起闺蜜给我寄的一大袋大蒜,也懂了她老公的偏好。他老公是东北的,这大蒜于他是必不可缺。那个我们小时候想离开,成年后念念不忘、总想回去的地方,以另外一种形式陪着我们。
如果说乡音是我们故乡的印记的话,离开故乡,故乡的食物便是我们和故乡联系的媒介。我们执着的食物里,藏着对故乡的怀念。我们对食物的偏执,也是对故乡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