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生活,凭什么让人如此羡慕?
如果有机会让你穿越到过去,你选择去哪个朝代?
穿越风盛行时,大家在闲聊中曾开玩笑地讨论过这个问题。那时,我正在看南北朝的小说,便脱口而出:“我要去南北朝!去领略一下魏晋风度。”
“在那个动乱时代,你去了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问题。”
呃……
受所看小说影响,我光顾着想领略那个时代文人的风度,却忘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不是我这个和平年代长大的小白所能适应的。
但在看了《挑战古人100天2》后,我却真希望能穿越去宋朝。
作者云葭,是古文化资深爱好者。她写故事常常引经据典,文风轻松有趣,笔下历史严谨而不失真。著有《十二月风雪客》、《致亲爱的你》、《碾玉》、《挑战古人100天1》等。
从书中你能了解到,那里有世界上最早的官方消防队,有政府建立的免费医疗机构,更有养老院、各种中介机构,还有李清照、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
从宋朝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让人领略到大宋小民的市井生活,与我们现代是如此的接近,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不适应,可以投入地体验大宋让人向往的一切,怎能不欣欣然跟着作者一同前往呢?
1、在食物的蒸腾中,细碎精致的烟火气袅袅升起
清晨,你会在僧人响亮的报晓声中醒来。
《东京梦华录》中说,他们“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亦各分地方,日间求化(化缘)。诸趋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
僧人报晓是宋朝的民间习俗,他们是附近寺庙中的行者和头陀,有的敲铁片,有的敲木鱼,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工作,并在这个范围内化缘,得到相应的布施。
侵删有意思的是,这些僧人还充当当天的天气预报员。你躺在被窝里,不用起床开窗,便可以知道外面的天气如何了。
在如此有特色的报晓声中,整个城市从沉睡中被唤醒,在各种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中喧哗起来。
当人们洗漱妥当后,就要吃早饭了。
宋朝以前,因粮食收成有限,普通人家一天只能吃两顿。到了宋朝,生活富足起来,平民百姓才开始一日三餐。
人们一般不在家吃早餐。因为街上食店遍布,有南方的米食,也有北方的面食,不但品种丰富,而且价格不高,甚至比在家自己做成本还要低。
想便宜点的,就来碗稀饭,加个烧饼,或馒头、包子之类的。贵点的,来一份灌肺、羊血、或五味肉粥。
侵删不管是去酒楼,还是到街边小摊,桌凳、器皿都很干净,经营的人都不敢过于简单、随意。
让人惊奇的是,这里的酒楼还有外卖服务。是的,你没看错,这里不是现代的都市而是在遥远的宋朝,酒楼的外卖服务就已经非常成熟,不仅是老百姓,就连皇帝也有点外卖的需求呢。
这不,还有画为证:在《清明上河图》中,就画着一位送外卖的伙计,一手拿着筷子,一手端着碗,非常形象生动。
2、在鳞次栉比的街市中,哪间房舍属于努力打拼的你?
宋朝人虽然生活富足,但他们也有和我们一样的烦恼:什么时候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呢?
虽说在宋朝的高级官员月薪有三百贯,还有其他福利补贴,合起来收入至少有五六百贯;最低级别的诸如县令之流的月薪是十几贯,外加各种津贴补助大概和起来有几十贯;介于中间的普通官员的收入则有一百来贯。
但这些收入对于买房来说却远远不够。朱熹曾说,“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意思是说,北宋初期,连宰相都是租房住的,可见京城房价不是一般的高。
侵删既然买不了房,那就只能租房子住了。但从古至今,租房也不便宜。
司马光在《司马文正公传家集》中提到“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说明当时的房租是十五贯一个月。
这还不算贵,南宋有一官员留下诗句:“小小园林矮矮屋,一日房钱一贯足”,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房屋租金更贵,达到了三十贯一个月。
一贯等于1000文,当时普通老百姓的日收入大概介于100~300文之间,不说官员房租,就司马光房屋的日租金就有500文,如此看来,房租价格的确是很高了。
但你也不必为他们担心,宋朝官府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他们为租不起私有房屋的普通民众提供了公租房,月租是四五百文,价格比私人租赁的房子要低廉很多,老百姓完全可以承受。倘若发生了自然灾害,官府还会适当减免公租房的租金。
侵删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这一幕与我们现代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公租房如出一辙?
虽然宋朝房价贵,房租不便宜,但却不影响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宋人非常重视对房屋的装修,哪怕是租来的房子,也希望收拾的舒舒服服。在《倦游杂录》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家有百千,必以太半饰门窗,具什器。”
你看看,他们虽然买不起房,但只要家中有点钱,其中大半都用来装饰和购买器具,从不肯将就呢。
3、在繁荣富足的生活中,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就连寺院、道观都是经商风盛行。
作为皇家寺院的大相国寺不但是全国佛教中心,香火鼎盛。同时,它也是一个大型的综合贸易市场,每个月开放五次,允许百姓进寺庙做生意。
侵删寺内两边走廊是尼姑们摆摊的地方,出售珠翠、刺绣等女性用品。相国寺殿后资圣门前是文人黑客最爱逛的书画古玩一条街,在这里,能买到许多文人喜爱的诸如书籍、图画等物品。
很多历史名人都热衷来此淘宝,据说黄庭坚在此淘到了著名词人宁祁的手稿,经过认真研读,写文章日益精进。
大家熟知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也是大相国寺的淘宝常客呢。
最让人惊奇的是,大相国寺还有卖荤菜的地方,寺中僧人惠明做的炙猪肉远近闻名,要买这道美食人们还要排很长的队才能等的到。
人吃五谷杂粮,免不了要生病。在宋朝生病了怎么办?
侵删别急,在宋朝王安石变法期间,官府对药材买卖进行限定,禁止私人经营药材生意,官府统一管理,调控药品价格,中国也由此诞生了最早的官方药店——熟药所,后来改为“医药惠民局”,它以价格公道实惠著称,是收入不高的老百姓看病抓药必去之处。
世界上第一部由官方编纂的成药标准处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是由北宋太医局主持编纂的。
后来,宋徽宗对太医局进行了改革,在国子监下设立太医学,将医学地位提高到与儒学相持平。
街道上不仅有官方药铺,还有收容救治贫困百姓的机构,叫安济坊,用来安置贫病患者,并由官府承担其医药费用。
宋朝也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养老院,用来收养鳏寡孤独之人,宋徽宗把收养老人的年龄标准从六十岁降低到了五十岁。
繁华安适的生活,必然离不开其经济的支撑,宋朝的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总量的50%以上,他们能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也就不稀奇了。
宋朝人生活的如此闲适安逸,怎能不叫人羡慕呢?
也许,我们也可以学着享受生活,不沉迷权力与财富,生活也会很简单,很单纯。在袅袅地烟火气中,我们也可以走得很慢、很悠闲。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