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经历来看ADHD诊断

2021-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jiazy2017

       

        能动心起意要去诊断,那必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严重或不严重的表现,明显或不明显的迹象,专业点说是有“诊断线索”,(图一给出具体的描述)。

        个人原则—宁枉不漏,有担心就了解,有怀疑就检查,不是当然最好,是正好早干预,“早”对发育中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很重要。

        我们是初一才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开学一个月接到三门主科老师电话,指向一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这个阶段的我还在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上下功夫,直到有天网搜注意力,无意进入一个妈妈的主页,才知道有ADHD这么一个说法,花了大半个早晨看完她的经历,又搜到ADHD论坛,至此才知道竟然有注意缺陷这么一个说法,有ADD/ADHD这么一个群体!

        知道后迅速入手了哈洛韦尔的《分心不是我的错》和巴克利博士的《如何养育多动症的孩子》,幸好两本搭配着看。哈洛韦尔的观点积极又有激励性,他不认为是缺陷是障碍,而是用“分心者”来描述,在他看来都是天赋,特殊才能,分心者的思维特点是优缺点兼具的混合物,一旦正确,就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而巴克利博士作为ADHD界的权威大拿,严谨客观冷静犀利又深刻,明确坚定的指出“这是一个真实的病患,是一种真正的障碍”,虽有温情但字字戳心:“破坏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能力,能力紊乱,缺乏对自己的管理,缺乏指向未来的时间感,逃离时间”,“永远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对成人的照料有着巨大的需求”“投入和付出是普通家长的两倍”“拉扯大是一件艰难的事”

        作为刚听到这么一个名,看过两本书的小白,有了一点概念但认知实在有限,第一反应是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看看。

        当初不知道挂什么科,去哪里看好,去了华西附二院才知道现场根本挂不到号,网上都要提前好久才能约到,而且有儿科保健和神经内科和心理精神科之别,犹豫着网上预约儿科保健的医生。(现在再去看有专门的多动症专科门诊,普及还是很快)

        诊疗面谈的时间不长,比照《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中的流程图来看,不是那么的详细,做了量表,感统问卷测试,还有一个电脑软件上的注意力测试,电脑测试完的结果并不支持注意力缺陷,看社会功能测量表除了学业有点影响其他社会功能也都正常,但是结合访谈量表医生还是做了确诊诊断,直接开药,但当时在我看是觉得有一点仓促,对药还是有一点抵触,而且除了容易分心,行为情绪各方面都还好,就没拿药,带着怀疑和疑惑的心情回了家。

        从我们察觉知道到就诊来看,就是感觉意识发现问题晚了点,其实幼段的时候应该是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但没引起重视,总以为孩子还不懂事不爱学习没有动力有点懒惰,也不知道注意力不集中还是一种障碍,加上学校氛围不错,重体育重艺术,重全人教育,学业上没有那么卷,老师宽容,家庭宽容,尤其是没有多动冲动表现,情商人际还很好,特别容易被忽视。(反过来说,宽松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是好一些,我身边知道的两个孩子在很看重学业很严格的学校适应不了转学后家长和孩子的压力情况都有缓解)

        早了解早发现早干预,少误解少走弯路,减轻影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