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的故事
小时候,最喜欢下雨天。
因为,下雨天可以玩伞。
我妈说我小时候是吃伞长大的,从小到大,光小学六年,就祸害了不下十数位为我遮蔽风雨的“雨伞大侠”,以至于我整个初中下雨天都是披着雨衣去上学,虽然看上去很是可怜,但其中原委,知道的人总是不多,因而,母亲受到了很多的误会。在这里,我应该澄清一下。
母亲也十分的讶异,她曾经不下十数次的好奇她这个有点憨、有点傻的儿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是用雨伞耍帅,还是沉迷于书中的人物而无法自拔?她问过我很多次,我总是笑着摇摇头。
因为,有些时候我自己做的事情,我自己也解释不清,因为很多时候我都忘了。
这听上去很敷衍,但却也是事实。
人生中总有些事情是没必要记得那么深的,因为记得越多,回忆起来时的痛苦就越多。
但有些事情,我们非但不能忘记,而且要记得很深刻。
譬如,我的人生中的第一把伞。
我最初用的那把雨伞,其实是母亲年轻时买的,也就是说,我是它的第二代主人。
在说这把伞之前,让我们先来讲讲这把伞它第一个主人,也就是我母亲的故事吧。
1987年,15岁的母亲离开胶南,来青岛闯荡。
那时候她很年轻,朝气蓬勃,举手投足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那时候,我的舅舅是一家饭店的厨师,母亲于是就去找到了他,做了那家餐厅的服务员。
很快,兄妹两个出色的业务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性格得到了经理的赏识,特别是母亲,经理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她发过一次火,把她几乎当成了女儿一样看待。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生活上极度舒适、不识愁滋味的母亲有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把雨伞。
伞是纯黑色的帆布制成,伞柄是精巧的不锈钢,忽地一声撑开雨伞,霎时间就会发现自己被巨大的阴翳所遮蔽,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小的凉亭,轻松舒适。
后来,这把雨伞跟着她返回故乡,成为了嫁妆,陪她度过了许许多多的风雨岁月,并一步步的见证着她由一个吃苦耐劳、乐观善良却也单纯强势的少女,变成阅尽世事、处变不惊的合格的人母。
当然,它也见证着我的成长,以及永远都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岁月易逝的忧伤。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再没有任何一把雨伞,能够给我这么多既简单又思念的情愫。
所以,我喜欢下雨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柄伞的缘故。
再后来,我上了高中,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那柄老伞,躺在岁月的尘灰里,静静地望着我远去,同时也在他锈迹斑斑的残躯里,留下了对我无声的祝福。在临行前,母亲将一把新的雨伞放到我的包里,然后不无玩笑地说道:
“喏,最后一把伞了,再祸害我可就不买了。”
我笑着抬起头,正好迎上她略显苍老的、如画的笑颜。
这把伞,现在就在我身边,三年的高中时光,一年的大学青葱岁月,不知不觉间,岁月也给了它无情的痕迹,伞柄上已生长出淡淡锈班,伸缩柄有些僵硬,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它缩进去收起来。一定程度上,它也好像我的那柄老伞,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自己最后的路上行走着,即使遇到了新的行人,也只不过露出那枯核桃般的绽纹的笑容,轻语着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这是我现在的伞,也或许是我人生路上,很重要的一把伞。
我不敢想象,它是否有着极好的运气,能够伴我完成学业,成家立业。
或许在未来,我会在新的世界里,将它交给一个新的小小的生命。恰似母亲当年将老伞交给我一般。
最后,愿在路上行走的我们,在回想起过去的岁月时,都能找到值得自己热泪盈眶的理由。
作者:于杰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校:曲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