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第九章:子罕篇〈9.14〉

2022-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衣者郭郭

读《论语》第九章:子罕篇〈9.14〉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①九夷:泛指东边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译文】

①孔子想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种地方很简陋,怎么能住呢?”

孔子说:“君子去住的话,怎么会简陋呢?”(傅佩荣《人能弘道》)

②孔子想到边远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鄙陋,怎么能居住呢?”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那儿,怎么会鄙陋呢?”(百度)

【解读】

孔子认为一个人有了良好的仁德修养,是不怕外部环境的艰苦的,强调了修养过程中人的主体作用。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认为那里闭塞落后,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孔子在回答某人的问题时说,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居住,传播文化知识,改变其陋风旧俗,开化人们的心智,教以文明礼仪,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君子可以改善环境的固陋,而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改变品德的高尚的。(摘自百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