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概念挑战第13天:恐惧

2019-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走的小肚兜儿

1000天概念挑战: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而事实上很多人至死,都没有思考过。每天打磨一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这是第13天。

什么是恐惧?如何克服恐惧?

百科上的定义为:

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

恐惧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

恐惧心理就是平常所说的“害怕“。

恐惧类似威胁但在程度上较轻。

当一个人的建构系统的边缘要素而不是核心建构被证明无效时,恐惧就会产生。

我认可的观点为:

恐惧是人类自身对事物的不了解、不确定。

简单的讲,恐惧源于未知。

当一件事物颠覆了你的底层认知秩序,你就会感到莫大的恐怖。

因此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

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恐惧的免疫能力。

我的思考是:

我之前听过一个新闻,美国有个小姑娘突然跳出来吓爸爸,爸爸虽然看出来是女儿,但还是收不住手开了枪,把女儿打死了。

这个事情的关键在于,在接受恐惧然后认知消除恐惧的转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与身体的反应不能保持同步。

恐惧是一种应激反应吗?为什么我们的行为在恐惧状态下不受自身的操控?还是说我们大脑里有不只一个自我呢?

我的总结是:

首先来说,知识,能化解你的大部分恐惧。

然后,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大脑有一部分负责理性决策,我们叫它理性脑。

还有一部分专门处理恐惧之类的情绪,我们叫它情绪脑。

情绪脑经过几十万年千锤百炼,而理性脑是文明社会出现之后才有的产物。

遇到危险的时候,情绪脑的反应速度比理性脑快一倍。

所以,克服恐惧的核心,就是让情绪脑速度降下来,理性脑的速度跟上去。

两个克服恐惧的技巧。第一个是明确目标,安抚情绪脑。比如执行任务前,想一些马上要发生的、正能量的事儿,比如家人、朋友、信仰等等,明确战斗的意义,内心会平静。

第二是不断演练突发情况。简单例子,你在上楼梯的时候突然停电一片漆黑,如果你事先演练过无数遍突发情况,甚至知道一段楼梯有多少级,你现在正在多少级上,紧急出口在什么方向,那大概就不会有那样的恐惧了吧。

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在我写下这段文字之后,我就开始思考我原先的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