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周二)打回原形(479)

2020-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云庆亲子教育

下午3点听到儿子起床,我问他吃不吃饭,他说随便。

我热好了饭,又去叫他:"正义!正义!"

儿子烦了,骂了一句:"有病!"不过话到嘴边,他咽下去了半个病字。

我心里略感不快,说了句:"妈妈要走了,饭在微波炉上。"

走出家门,我眼含泪,升起了委屈和对孩子行为焦虑不安的情绪。我就深呼吸,一口又一口,慢慢地情绪缓解了。

我发现( 我会舒缓自己的情绪 ),原来我是(  冷静处事)的人,我为自己的这个发现感到(欣慰),我平扶了自己的委屈,舒缓了对孩子的焦虑不安感。

1)我每早坚持参加21天的晨训 ,做完21篇作业,我是学习力极强的人。

2)无论孩子上不上学,我都很爱他,我是慈爱的妈妈。     

3)孩子晚上熬夜,下午3点起床,我有焦虑。但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我是沉着冷静的人。   

4)我切除脂肪瘤手术那天,能听到手术刀划肉和手术剪剪肉的声音,我心有余悸,我一遍遍告诉自己你很坚强,我爱你!我就放松下来。原来我是一位勇敢的人。

5)我手术后每天坚持晨训,坚持工作,原来我是一位自强自立的人。

6)儿子每周两次去练小提琴,我都要亲自陪伴,我是一位负责任的妈妈。

7)我邀约儿子一起规划国庆上海游的计划,我是一位做事谨慎的人。

在规划时,为了"从浦东机场到哪里更近就先去哪"的共识中,儿子和我产生了分岐,儿子首先想去的是电影《八佰》中的四行仓库参观,我又觉得去最近的迪士尼乐园;我认为7天行程,可以去南京和杭州,儿子嫌去得地方太多太累,还说以后再也不想跟我们出去旅行……两人互相埋怨中。

妈妈这两天耐心又没有了,不是说好让儿子自己做计划吗?我要怎样修炼才让"慈悲眼开心花"成为自己的实象呢?!难啊!惯性太顽固了。

难道停止晨训,我又打回原形?还是本来晨训就没有作用?

晚上,我心不在焉地参加了二阶段第一次共修课。

我边和儿子做上海一游的计划边听课,听到马老师呼唤我,我才缓过神来讲述问题。

因为孩子复学失败,我的心情忽起忽落,因为我本能的从满怀希望跌倒了失望的低谷。

我就在反思自己,也许真的是我们父母太着急了,忘了初心。在孩子稍微向好时候,就有了更多的期望,当儿子给我诉说在学校的种种不适时,我又失去了耐心,指责不断,不能同理孩子。孩子刚刚复学又换了班级,本来他满怀信心的,可不想学校老师也是一样逼迫,无耐心,甚至对他观感太差;回家来我也看不上他萎靡不振的样子。疫情期间他能听课,作业不多时能应付,作业多时开始拖延……笔记都是我在帮忙抄写……我活生生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学后,孩子被老师多次传唤家长,他每天坐在教室里,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折磨?

我不理解孩子。

内心不稳,太着急,造成孩子退回家中。

马老师在共修中,一直强调:在孩子康复的路上,我们家长在任何阶段一定不能着急,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坚持三不原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提升能量,整理自己的内心。

改变很难,但是我坚信有了正确的方向,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在大家的互帮互助中,我和孩子一定是慢慢向好的,不断进步!

希望自己能及时调整好心态,坚持每天读书,每天观呼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