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那些没钱的日子我是怎么度过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202353/6828cf574ac0ef8e.jpg)
01
小时候,每逢赶集,别人家的孩子,三三俩俩,都要迎到夹子冲的山脚下去,为的是赶集的妈妈回家来,多多少少会买一点零食。
譬如包子馒头油条,也有可能是香蕉苹果甘蔗,当然,水果糖饼干也不错。
我家就从来没这个习惯,连带着我和哥哥姐姐,也没这个习惯,倒是省了几许期盼。
因为我的父母亲很少赶集,就算偶尔去赶集,也从来不买什么零食回来。
其实我家也有零食,属于我们兄弟姐妹的零食,就是一大片李子园。
我最小,看守李子园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了我的头上。
那时侯,一个人看守诺大的李子园,我并不是没事做。
我有一把木质粗糙的剑,于是我总在我的李子园里,把从电视里看来的武打片动作,不停的练,直到气喘嘘嘘才罢手。
为的是有朝一日练成了,一个轻功,飞到李子树枝梢,把最黄最大最甜的李子摘到手。
可惜这个心愿一直都没实现,最后还是靠一根长长的竹竿,很轻易就把这个心愿实现了。
李子通常在赛龙舟的时候成熟,摘下来放箩筐里,黄灿灿的,很扎眼。
妈妈把这些李子全部卖掉后,我的看守任务,也就结束了。
那时侯,也有小商贩来村里兜售冰棒,麦芽糖(我们叫它白糖),甚至还有爆米花。
听到叫买声,我们都围上钱,不贵,几毛钱而已。
可惜那时侯,我两袖青风,鬼来了都没有衣袖子甩。
看见别人争先恐后把钱递给小商贩,我默默的呆了一会,立马一个人默默走开,我可不想看别人吃东西砸吧着嘴的样子。
小时候,也并不是没有一点零花钱,妈妈偶尔也会给一点,那时侯的五香瓜子,一两毛钱一包。
每次买一包来,我都舍不得吃,放一粒瓜子在嘴里,非把瓜子壳里的那股五香甜味吮完才罢手。
然后再小心翼翼把小袋子封好,等嘴巴没味道的时候,再丢一粒进嘴里去。
我一个星期吃一小包五香瓜子,小伙伴们常常拿来当笑柄。
记得小学课文里,记载着周总理去探望一个小女孩,给了她一个苹果,小女孩靠在总理身边,幸福的咬着苹果。
那时侯,真是羡慕死那个小女孩了,倒不是因为她靠在总理身边,而是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被她咬了。
小时候,苹果和香蕉这些常见的水果,在我们眼里,那可是稀罕物。
我没有多余的闲钱,就算有,我还要买连环画图书和别的小说看。
在我心目中对于书的饥渴,比起吃零食来,要强烈得多。
那次买了一本《卓娅和舒拉》,还剩下一毛五分钱。
一个买香蕉的小商贩对我说:“没关系呀,你可以用剩下的钱,买一个香蕉。”
于是,我欣然同意了她的建议。
拿着一根香蕉,我迫不及待的剥开,想尝尝香蕉是什么味儿。
谁知道皮剥得太多,香蕉“啪哒”,自动断落,掉进了尘埃。
望着手上只剩下一丁点的香蕉,只好扔进垃圾桶。
香蕉没吃成,钱没了,我的心肉痛肉痛的。
好在卓娅和舒拉在向我招手,我难过了一小会,便翻书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202353/049ee62ba1e3ab29.jpg)
02
柑橘在我们这个地方,现在很普遍。
小时候,柑橘只有农场栽种。
我家下面就是学校,可惜只到四年纪,五年纪还得去一个叫檀木树村读书。
一次上学路上,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追赶嬉戏着往学校跑去。
一条公路,连接着我们村和檀木树村。
近学校时,一辆拖拉机上,装满了黄灿灿的柑橘。
让人惊喜的是,司机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我们几个觉得,机会来了。
大家用眼神互相交流了一下,便心照不宣的去拿柑橘。
他们每个人拿了两个,这可是偷东西,我的小心肝狂跳着。
可是他们都拿了,我如果不拿,就是胆小鬼,我才不愿意做胆小鬼呢。
于是我拿了一个大的,贼似的跑了。
那一天,做贼心虚的我,不停的看外面,担心有人来找我们这几个偷柑橘的小偷。
小时候,没少干过偷东西的事。
别村的桃子,枣子,蚕豆豌豆红豆,甚至还有油菜杆和萝卜,这些地头的东西,都是我们偷窃的对象。
先说偷豌豆吧,记得那天晚上,月光如洗,能清清楚楚看见路。
在我哥哥的带领下,七八个小毛孩,踏着月色,去了扬子田,扬子田这个地方,很可怕,那个山湾湾里,埋了不少死人。
人多胆子大,平常大白天不敢涉足的地方,晚上被我们践踏了。
也不知道谁踩的点,我们几个一窝蜂蹿到地里,摘满了裤兜,没地方装了,便直接拔豌豆树。
偷鸡摸狗的人,动作都相当敏捷,有谁喊了一句,走了。
大家又争先恐后离开了扬子田,一路上挨挨挤挤,朝家的方向走去。
“万一被人发现了怎么办?”毕竟是做贼心虚,有人发问。
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自欺欺人的办法出来,将那些豌豆树,一路扔向去车家人的路上,好让人疑惑是车家人村的人干的。
车家人村总共只几户人家,小孩子更是不多,这种栽脏的手段,在孩童时期,也算很高明了。
车家人在我们村后面一两里路,座落在群山脚下,四周树木茂盛,人口稀少。
在村子周围,种植了很多糖枣树,毛桃树。
村子旁边是他们村祖坟山,牛放在坟山上吃草,我们则坐在坟头玩耍。
牛一直放到天上出来一轮明月,我们还不肯回家,只等着晚上看不见人,好去地头园边偷毛桃。
毛桃没熟的时候,又酸又涩,及到成熟时,变得酸甜可口,比三月桃和五月桃,雪桃香桃都要好吃。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那种味道。
十公冲反背几条湾那里,有檀木树村自留地栽的柑橘葵花和葡萄。
我们依然是用牛做掩护,等到天黑后,便开始行动。
可惜那时侯我太小,被留下来负责看守十公冲水塘里的牛。
我想着先把牛赶上来,等他们摘了东西回来马上可以回家去。
当我走到水渠边准备用泥块打牛时,发现水塘里有两只毛茸茸的小狗在打架,这两只狗在月光下格外清晰。
我寻思着狗怎么会跑水塘里去了,奇怪中,将手里的泥块狠狠的砸向了水塘里的狗。
水的波纹荡漾,一闪一闪,波光跳跃。约莫几分钟之后,水面渐渐的恢复的平静。
我定睛一看,发现分开着的两只狗又纠缠起来。
我抓起泥块,继续扔下。
周而复始,我有些怕了,马上躲到塘坝那一边去了。
那天有没有分赃,我忘记了,脑子里只记得那两只狗在水塘里打架。
和妈妈说了,妈妈问了别人,说我碰见了水鬼,运气还不错,一个人在那里,水鬼是会跳上岸来拉人的。
一旦被拉下去,血就要被喝光。
水塘里有水鬼子,这个我当然知道,晚上做了一个恶魔,梦见自己拉着猪八戒的钉耙,吊在水面上。
水塘里伸出好多手,要扯我的脚,我的脚尽量缩起来,可是越缩,钉钯离水面越近,急得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梦也就醒了。
至于枣子,实在是因为太小了,而且树上有刺,在没别的吃食时,弄些来解馋,还是可以的。
那次的偷枣,记忆尤新。
我和大堂弟去了章冲湾的山湾湾里,那里照样埋着怨死的人。
故意熬到天黑,我们好爬树上去摘枣子。
那时侯,我们满脑子都是想着枣子,至于这里怕不怕,会不会有鬼抛沙子和来扯脚这些事都来不及想过。
小孩子放佛天生长着猫眼睛,晚上看的很清楚,居然能把黑夜当白天用。
我抓着枣树的枝杆,猴子似的爬到枣树上,飞快的摘枣。
大堂弟跟着我,我怎么做,他也怎么做。
摘得正欢的时候,对面谷旁山有人往这里照电筒。
这里相距很远,可我却怀疑是这棵枣树的人要过来抓我们了。
我顺着主干滑了下去,很快到了地面上。
大堂弟见事不妙,他动作又慢,只急得拉着哭腔喊:“姐,等等我,姐,等等我。”
现在的大堂弟成了一名屠夫,开着一家杂货店,老婆漂亮能干,儿女双全,头发梳得油光发亮,开着小车,日子很滋润。
![](https://img.haomeiwen.com/i7202353/39728db212f538fe.jpg)
03
那时侯农场里水果多,黄灿灿的挂在枝头,远远看去,一派丰收的景象。
好多大人都被请去帮忙摘果子,据说摘果子的人可以随便吃,爱吃多少吃多少。
可惜没人请我们这些小屁孩去摘果子,馋得我们只流口水。
心里对那些可以去摘果子,有了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特权的人,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当然,属于他们的快乐几天过后就没了,属于我们的快乐,差不多要延续一个冬天。
因为摘完果子的农场,我们可以在里面尽情的寻觅,这时候就没有人管了。
果树很茂盛,大人们的眼力哪里比得过我们小孩子的眼睛明亮。
所以我们总能找到好多漏网之鱼。
一次漏网之鱼好多,她们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偏偏那次我一个人去了别处看牛。
我的那些小伙伴,在我面前说得天花乱坠。
我呢,除了捶胸顿足,一点挽救的法子都没有,谁让我坐失良机呢?
一连几天,我都在为那天离群没去摘漏网之鱼而耿耿于怀。
一天正在上课,一个农村干部模样的人来到教室门口,和老师密谈了几句,老师便把我叫出了教室。
来人问我,某月某日我去了哪里。
他问这日子正戳中我的心思,我没去摘漏网之鱼的遗憾还没过呢。
于是我坚定的告诉他,某月某日那天我去了哪里,都在干什么。
他得了我的证实之后,便离开了,弄得我一头雾水。
放学回家之后,从妈妈的嘴里得知,那些采摘漏网之鱼的人东窗事发了。
原来,农场果园里那些漏网之鱼,是因为采摘的时候,还太青,没什么买相,所以故意留在那里的。
这祸闯大了!
我这条漏网之鱼却侥幸躲过了此劫。
小伙伴们被父母打得皮开肉绽,最后每个人还得赔五十块钱。
在那个时代,五十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尤其是家里去了姐妹两个的毛公公,得掏一百块钱。
素来就有重男轻女思想的他,就差没要了这对姐妹的小命。
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我一下子成了很多大人口里的乖孩子,成了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本来嘛,我的学习成绩,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尖子生。
李绍一老师是车家人村的,每次来我们村小店买东西,谁的成绩好,读书厉害,成了他和别人聊天的谈资。
而我写了村里那口《古井》的文章,成了范文,被他表扬并且当堂朗读给大家听了。
多年后,老同学聊天时,他们还会念念不忘的说:“老同学,你写村里那口古井,很落板(落板按照我们的家乡话来说,就是相当好,如雕刻了似的)啊!”
李绍一是我的班主任,很善良的一个人,在家是气管炎,在学校是我们最不怕的一位老师。
他上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下面低头吃红薯玩小动作。
那时老师补课找外款的苗头是小荷才露尖尖脚,早晚以及星期天补课什么的只要花三十块钱。
我家不但没钱,而且还没有闲功夫,我如果补课了,那家里一对母牛小牛谁去管呢?
为了牛和钱,我果断的没去补课。
补课的老师叫王逸,长长瘦瘦的,很帅气。
少女心刚刚萌芽的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老师。
看见他,我就会莫名其妙高兴,小心肝砰砰乱跳。
哈哈,才上五年级,有点早熟啊!
补课后的第一次考试,老师自己印的试卷,考的都是他自己出的题目,我没听过课,考了个三十分,很丢脸。
老师洋洋得意的走到我面前,说:“别自以为是,看看你,要不要补课吧?”
我没吭声,那时侯就知道了,沉默是金。
当下一次考试来临,是上面发的考试卷,那次,我考了一百分,补课的小伙伴们,都没及格。
哈哈,是不是很打那些补课人的脸啊!
自此,王逸老师不再要求我补课,补课的人也有了怨言,至于补课是什么时候夭折了,我已经忘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202353/cff2d9a546fc9436.jpg)
04
电视现在已经普及了,甚至一个家有好几台的,小的换了大的,大的换成了液晶屏幕。
更有那些不敢奢望的电脑手机,也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我们小时候,二千人的村子,都没有电视,看电视还得跑外村去看。
后来村里打油的人家买了一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可是要收钱。
我们脑海里那时钱的概念,以分来计算。
看一次电视要五分钱,而且还是黑白的,还没有凳子坐。
没钱的我们照样要去看电视,只不过这个“看”要改成“听”字。
对,我们没钱的小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去听电视。
那时侯正放《霍元甲》《陈真》《八仙过海》《西游记》《聊斋》这些耳熟能祥的剧片,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
里面的人看的欢声笑语,外面的人听得像猫在胸口抓挠。
有电视的主人家,好像刻意要和我们过不去,故意把电视的声音调到很低,这样一来,我们连听电视的计划都泡汤了。
一个叫小羊的大孩子,他虽然叫羊,却像狼一般的勇猛。
听不了电视,里面的人也别想看电视,他打定主意,爬到瓦背上,在烟囱里撒尿,又去摇电视天线。
小羊天不怕地不怕,如此捣蛋,里面花钱的人也看不成了。
没办法,只好央求我们别捣蛋,我们终于免费看了一回电视。
看电视要花钱,显然不适合我们。
我们便跑到肖家人去,这家是我初中老师孙代升的丈母娘家。
他们这家的女儿个个赛天仙,漂亮得不得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还很善良。
每天把电视搬到外面来让我们看,在那里,我们看了日本片《命运》《血疑》等,记忆犹新。
从我们村子到肖家人村,路不远,也是公路,可惜要过一条水渠,而且老木堂湾山脚下那段路死过人。
好多冤死的人一般都要停放在那里几天,所以经过那里,大家都要拼命跑,嘴里还高叫着“鬼来了!”
大一点的孩子还好,跑得快,小一点的就惨了,鬼哭狼嚎,好像真的要被鬼抓去似的。
那条水渠也难跳,没有桥,宽不到一米,在我们眼里,它就是一道拦路虎。
小的跳不过,趟着水过去,拖着的凉鞋有时候会被水冲走。
一次我的鞋子就差一点被冲走了,亏得姐姐跑前面去挡住,鞋子才没丢,这要是丢了,就得打赤脚一个夏天。
大一点的孩子也畏惧那条水渠,因为两边犹如悬崖,要把握相当准确,才能稳稳当当跳过去,不至于落到对面几十米高的淤泥田里去。
而一个叫灰狗的男孩子,在我们眼前就上演了这么一出,用力过猛,跳过了水渠。
只听见“扑通”一声,他落入了对面几十米高的田里去了。
当时大家吓坏了,喊鬼来了的时候大家逃命似的跑,真的出事了,大家还是蛮有关顾心的。
后来看没看电视,怎么护送灰狗回家的,因为年龄太小,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
没多久,小羊的叔叔家,搬回来一台21英寸的电视,放在门口让大家看。
我们早早搬了凳子,在那里占地方。
记得那时侯放的是《再向虎山行》《霍东阁》。
后来,结婚的女人,基本上都要求买电视,电视也就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
倒是停电的晚上,让我们倍受折磨,那些正看得起劲的连续剧,被迫中断。
我们的电视瘾很大,除了诅咒停电外,还会用实际行动,跑去有电的铜矿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7202353/088de0567f0bc2e4.jpg)
05
现在的小孩子每天都沉迷在网络游戏里,没有手机电脑,他们的魂儿也没了。
我们那时侯除了打柴放牛割猪草,下塘洗澡,小溪边摸鱼虾,还往山上挖鸡板子,摘地枇杷,扯毛汤,喝茶花里面的蜜糖,球树上也有白色的蜜糖。
白天忙忙碌碌,晚上也没空着,捉迷藏是我们经常玩的游戏,再就是手拉手分成两派。
这边叫另外一组的谁过来,谁便猛跑过来,撞开了便拉一个人过去,撞不开的便留在了对方。
我们称这种游戏叫打麻裙。
还有栽瓜种豆,还有在老堂屋摸瞎儿,都特别有趣。
而这些,根本用不着花钱,就可以换来无尽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