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我想应该没有人不知道《老人与海》这本书了吧?这是真正的世界经典名著,著名的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老师正是因为这本书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读它之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本长篇小说,而其实它只是一篇中篇小说,基本上一个多小时就能读完了,说实话这是我非常喜欢的长度。然后,如果你的英语水平不错的话,请阅读英文原版。
《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即使你没读过整本书,可能也大致知道它的内容?因为它常在各种地方被提及。
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出海八十四天,一直一无所获,终于在第八十五天的时候钓到了一条大鱼。他凭一己之力在海上与那条大鱼殊死周旋了三天,最终将大鱼杀死。然而却在回程的路上遭遇鲨鱼群的围追堵截,他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和办法,也没能保住自己的渔获。在船回到港口时,大鱼只剩下了骨架。
我读的书不多,对各种风格,包括海明威老师的了解也知之甚少。但是读完这本书之后,是能够明显感受到作者的心境,以及故事之外的一些东西。
整个故事的结构非常简单,我没有觉得它写得多么细腻(至少看译文是这样的),但却感觉到鲜活。老人在与大鱼周旋的那一段时间里,有大量的心理活动,而且“棒球”、“迪马侨”、“吃掉那些鱼”、“梦到狮子”,“骨刺”,“要是那个孩子在就好了”等几个关键词是反复出现的,这会让人感觉有点“磨磨叽叽”的。但在我看来正是因为如此,才格外显得生动,且能反射出作者的内心。
文中在描写老人杀死大鱼时,并没有让我感觉到老人的喜悦和兴奋(要知道那是八十五天才有的一条大鱼啊)。同时在写大鱼被鲨鱼全部吃掉时,我也没有感觉到老人的任何失落,只是用了“我真的被打败”了这样的句子。可能这就是被大家解读的海明威老师的“冰山”风格。
本来我是想写一点我对这个故事的解读的,但是却感觉,海明威老师之所以把这个故事写得这么“精炼”,就是因为他不想对它作过多解读。而且在了看了豆瓣上其他的一些解读之后,就更不想写了,因为所有的解读都太主观,甚至有些东西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
而且我越思考越回味,就越觉得这个故事的后劲特别大。我现在思绪其实挺凌乱的,各种不同的感触都在往外冒。可能只有你自己亲自去读了,才能真正收获属于你自己的解读。
在看书的过程中,脑子一直有想像的画面,但那画面一直很模糊。从一开始我就在好奇那条船到底有多大,直到最后才知道它可能只有五米长,因为那条大鱼长18英尺。而从始至终我也不知道那个老人到底有多老(多少岁)。他在远海所有的遭遇更是我没有办法想像到具体的景象,但是等我看完了整本书,再去回想时,一切又好像变得清晰了。
一个老人,一条小船,一条比船还大的鱼,成群的鲨鱼......
1961年7月2日,
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
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