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语文课给“套路”了
学校招聘,我当评委。这次微型课课题是《背影》,个人觉得太“经典”了,在30分钟的准备时间里是很难再讲出新鲜的东西来。
果然,抓住四次“背影”讲主题“父爱”就成了“套路”。更可怕的是,在这些“套路”里,还有概括中心的套路、品析语言的“套路”……老师还反复强调“其实,学语文,是有套路的”。可是,在这些“套路”里,对于朱自清“父亲”独特形象、买橘流泪的细节刻画却不曾涉及和触碰,更不要说通过打通情感和学生一起细品父子之间那充满纠葛又血浓于水的亲情。
《背影》一文,是写亲情的名篇,但是和当代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情感距离。如何抓住“背影”品出“父爱”,真得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同身受地动情、“落泪”,才能实现文本主题的多元解读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不妨从以下几个语句来质疑,以达到解读“背影”里的父爱、撬动当代学生的情感的目的:
1、父亲送行前,为什么多次用到“踌躇”,按说“父送子别”是一个父亲一拍胸脯的事,甚至是“义不容辞”“天经地义”的事,他踌躇之后终于“决定”又说明什么?
此时的父亲经受着“痛失亲人”和“差事交卸”的“祸不单行”,此时的父亲虽已苍老还要去为生计奔波劳碌,此时的父亲送行在他的人生中也已演绎了太多太多次……除了爱,还有什么动力促使他再三踌躇、再三不放心、再三叮嘱?
生活中的父亲也大抵是如此,他爱,爱得无微不至又不善言辞,爱得事无巨细又显得那么“迂”!
2、送行时买橘(代指其他物品),大抵是父亲表达“父爱”最最常见的方式,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你在校门口和送行的父亲无数次的告别时,往往是接过行李后的不回头,更别说感动惜别到“流泪”了,可为什么朱自清会落泪?
细细品味“买橘”时动作、背影、话语,你就会读出怎样的父亲呢?一个笨拙的、苍老的、却还要倾其所爱去给孩子做一件“力所能及”的父亲,他很困难、很努力也很伟大。而这种伟大,淹没在人来人往的人群,淹没在我们平时理解的“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父爱,又“司空见惯”“不以为动”的麻木里。此时的朱自清“落泪”了,你想想你的父亲,有没有感动、心酸和疼惜,十年后、二十年后呢?爱,不会变,关键是你是不是读懂了!
想想,父亲此时的背影淹没在人群,不曾回头。为什么不回头,如果回头,想必也早已老泪纵横?此时可补充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想必,此刻,我们,有谁不会落泪呢?
3、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结尾“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你读出了什么疑问?讲首尾呼应的结构,泪光中想念思念的情感,什么点题升华都是“套路”;我想,此时可以质疑的是为什么不可以返乡与父亲团圆呢?想父亲了,如此痛彻心扉的想念不能促使“你”“踌躇”纠结,但,最后“决定”去见他一面吗?就像他送别你时多么“踌躇”,不还是“决定”亲自到场吗?
此时可以补充一些背景材料来释疑解惑,从而得到本文的另一个主题“无论有怎样的纠葛和解不开的結”,父子一场的亲情永远“血浓于水”,是不能释怀不能放下的永恒!
……
打通了情感,“背影”才有它独特的魅力,才可以透过背影读出父爱伟大亲情永恒,才可以让“经典”展现它的价值,这价值是关于“语言”“情感”的美,绝不是“套路”!语文课就应该是和文字的对话,是和情感的对话,是和生命的对话,只有在对话中才能实现和“经典”文学的、和当代学生的交流。如果都是“套路”,朱自清的“背影”和佚名者的“背影”又有何区别,经典也就失却成为“经典”的魅力!
那么,你的语文课还有魅力可言吗?
别把语文课给“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