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苹果评论,来看看愚蠢的人类和奇葩的思维模式(或是人类幸灾乐
最近读到一段话,大意是:教条主义者们基本都乐于做各种诅咒式的预言喷子(即没什么道理的乱讲)。新想法成功了,这些家伙自然不会再提他们的预言;但若一开始遭遇挫折,这些人就想表白自己一贯正确。
他们之所以有存在的土壤,是因为概率告诉我们,无论你对任何一个创业或创新去下失败的断语,你都有99%的可能性是正确的。因为,创业或创新本身就是胜少败多。所以,大体总是不错的。
即便错了几次,继续押注也是可以的,因为没有什么企业能一直不犯错,所以他们的做法是:如果持续错了,就越押越大,希望一次性回本。——这也恰恰是赌徒们输掉底裤的原因所在。
但他们很少明白的一点是,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对的,就算你押注10000次,也仍然会是错的。这个事实并不会因为整个社会的概率而改变。
今天说这些,是因为看到了“网易科技”“汪天盈”的一篇关于苹果的文章。觉得太搞笑了。今天,我以此为例,来看看这些奇怪言论是怎么诞生的,或者说,奇文共赏。
IBM之鉴:苹果公司的势头能持续多久【赵大大注: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来源:网易科技作者:汪天盈
苹果不会一直这样成长下去。没有公司能够做到。【什么叫不会一直这也成长下去?10年前,更早一批科技博客作者已经开始押注苹果一定会衰退;这些人看衰苹果直到现在。但是苹果作为500强企业,愣是在近20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创业公司一般的高增长,这在此前就没有人能做到。但苹果做到了。客观的说,我也认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高增长总会遇到瓶颈。但是,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吗?】
据纽约时报报道,短短数年,苹果就迅速成为全球拥有最大市值的公司——让其他任何上市公司相形见拙。其亦是第一家占据标普500指数长达30年之久的公司。【30年之久的意思就是苹果做到了别的公司没做到的事?】
苹果的市值目前超过7580亿美元【苹果的市值已经超过7700亿美元了】,而华尔街预期公司仍会保持增长态势。当然,如果苹果的手表、手机、笔记本以及其他产品和服务持续热销——如果其每季营收都一如既往的强劲——那么认为苹果的市值会持续上升亦在情理之中。如此下去,过不了多久,苹果就会如一些对冲基金所预期的那样,其市值会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如果一段话里,有两个关联性的如果,这段话基本就可以定为废话。】
但是,即便公司仍有成长空间,但一些早期的警示也逐渐开始显露【到底是什么警示?】。今年2月,苹果的规模已经较标普500指数成分股排行第二的公司大上一倍。【一个企业的好坏难道不是和企业自身相关联吗?你为什么不说:从来没有一家软硬件一体化的企业成为最大企业,所以这不可持续?】
依据资深指数分析师霍华德·赛尔维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的研究指出,上一次出现的拥有类似地位的公司是IBM,其在1983至1985年间,一直拥有2倍于排名第二的公司的规模。当时,PC仍然是新生事物,人人都认为IBM将会统治全球市场。【在IBM之前,应该没有2倍于第二的吧?所以当时IBM创造了奇迹。当然,这不可持续。恩!】
风水轮流转【这是个什么鬼?!】,现在轮到苹果坐上头把交椅了【是轮到的吗?苹果一年2000亿美元的收入和IBM当时的情况是一致的吗?】。苹果现在被全美共同基金广泛持有,而据一位来自晨星的分析师表示,IBM目前在基金资产组合中位列第62位。投资者认为IBM的价值尚不足苹果的四分之一。【IBM百年多以来,仍旧是科技翘楚,仍旧是风云企业】然而,在IBM身上发生的重大转变值得我们铭记。【怎么转变的?铭记的是啥?什么教训什么错误和什么鬼?】
IBM当年一时风头无二,从某种意义上说【哪种意义上?】,其重要性远胜于今天的苹果。就市值而言,IBM在1985年占标普500成分股全部市值的6.4%。在其全盛时期,公司的市值是排在第二位的美孚石油的2.35倍。而现在,位列第二的是微软,埃克森美孚则排名第三,都勉强只有苹果的一半市值。【这些垃圾统计数据只是一个外在的分析而已,用于了解一个企业有多大。就好比苹果的市值相当于某某国家的GDP一样,没有任何意义。其曲线和变化关系,更是无稽之谈。】
苹果在今日的影响巨大。以上周五收盘价计算,其占标普500的权重为4.1%。但是,这一比例离IBM在上世纪80年代的表现还相距甚远【为什么要相距甚近?这二者到底为什么要在一起关联?甚近表明什么?】。当年,IBM连续7年稳稳占据该指数4%的权重【意思是如果苹果也连续7年了,就该衰退了?】。按照其在1985年创下的峰值计算,IBM当年占标普500指数的权重超过现在苹果的1.5倍。【苹果还没到峰值,我觉得】
IBM获得成功的手法与苹果截然不同,其商用机器文化深深植根于公司的根基,IBM从来没有试图取悦过大众消费者。你很难将公司的威望具体量化,但考虑一下这个事实:1987年,两位IBM科学家因在超导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而这是连续第二年有来自IBM的科学家获此殊荣。苹果的研发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但其主要是面向消费级产品,与IBM所开展的基础研究不可同日而语。【诺贝尔和商业成功有什么必要关系?沃尔玛麦当劳可口可乐都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吧。另外,商业和消费级产品之间既然不可同日而语,为何又放在一起比较了?是因为消费者产品就低级了吗?所以应该不如IBM?】
以事后诸葛的逻辑来评断,IBM的这种行事风格也是导致其后来所遭遇问题的部分原因【那是逻辑吗?行事风格后面还提了一句,遭遇问题是什么呢?】。上世纪80年代,仰仗自身的强大实力,IBM在科学领域持续取得突破,不断推出各种超级计算机。但是,其沉醉于自己的产品线中,无视用户的呼声,将日后看来至关重要的个人计算机业务拱手让给了微软和英特尔,致使公司的利基逐渐受到侵蚀。【IBM PC一度如日中天,甚至击败了苹果。个人计算机业务并非拱手让人,也并非无视用户呼声。如果没有微软和英特尔,IBM也许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PC产业。需要说明的是,微软也曾经长期占据市值最高企业位置。IBM的核心问题是时代变了。不是IBM战略错了。】
当时,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1983年的一次演讲中公开将IBM描述为自大且充满短视的一家公司,并预言其很快就将面临失败的下场。乔布斯很快就推出了第一台麦金托什计算机。【这二者并不逻辑关系。而且预言竞争对手失败,不能称之为预言。】
此后,IBM仍然兴旺了好多年,但正如乔布斯所预言的那样【别拿乔布斯来做背书,IBM后来都市值最高了,而且直到21世纪初,IBM都比苹果市值高很多】,事情逐渐发生了变化。再后来,IBM经历了痛苦的转型【每个企业都会转型】。IBM上周公布的季报显示公司仍然阵痛不断。近年来,IBM不断抛弃诸如个人计算机、硬盘、低端服务器以及芯片制造等陈旧业务【既然是陈旧业务,说明IBM在积极应对】,但其进入的面向企业用户的全新领域——例如数据分析、云计算以及移动应用——尚未给公司带来显著的盈利。【百度转型移动,利润率腰斩;苹果推出Apple Watch,利润率也会下降,这些IBM现在的阵痛和IBM当时的辉煌,以及苹果有什么关系?】
在最近的一次转型中,IBM与今日的巨人——亦是昔日的对手——苹果在移动应用上结成战略合作关系。IBM在企业用户市场耕耘多年,借助如日中天的苹果,前者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在超级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而此次战略合作亦可以帮助苹果打入一贯属于自己软肋的企业市场。【好吧,然后呢?因为他们合作了,所以?】
快速成长充满诸多不定因素【苹果的增长率确实在很多时候比创业企业还要快,但这种高增长,就一定是“快速增长”吗?快速增长就一定充满诸多不定因素吗?慢增长就会更好吗?】,尤其是对于一家规模已经非常庞大的企业来说【“尤其是”适用这里吗?不是大家一致在说苹果的市场份额太低了吗?因为规模庞大就一定存在不定因素吗?】。IBM已经证明了这一点【IBM证明了哪一点?难道IBM不还是世界500强以及IT领域的巨头吗?额外话,难道迪士尼现在不还是电影巨头吗?】。迟早,苹果的投资者也会接受来自市场的深刻教育。【迟早是什么时候?人还总有一天会死呢。看衰苹果的投资者难道不能在苹果衰退之前离场吗?为什么苹果的投资者也会接收到来自市场的深刻教育?到底怎么教育的?】
这是一篇根本不知所云的文章。写下来是因为无论是作者还是刊发者都觉得煞有介事。就像算命先生拿着你的手振振有词。
那些认为苹果失败的预言者们,这些年已经学乖了。但如果某天苹果开始衰退,他们一定会翻出故纸堆,然后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苹果不可能一直这样,所以他们的话总会有对的一天。你看,人家作者也说了:“迟早”。
好吧。我也不认为苹果就永远天下无敌。但苹果要失败,一定是因为有了强大的对手或者自己致命的错误。否则,失败怎么发生的?相比通用电气、相比很多广告公司的百年老店,苹果才40年历史,为什么就一定会失败?就因为他现在市值第一,所以就一定会失败?埃克森美孚几十年如一日盘踞全球市值前几名,你为什么不预测他会失败?什么叫失败?扯淡的人们,看着这个很爽啊。
但是回头想想,这就像你和赌王在赌博,就算你有好牌,也未必赢得了。赌王不会每把牌都赢,但赌王知道该什么时候下注什么时候认输。知道自己会犯错误,所以会承认失败,这样才能成就赌王。苹果也是一样,苹果一直知道自己很普通会犯错误,所以他们才有今天。
你不可能赢得了赌王,就算赌王已经落魄潦倒,你还是赢不了,就像现在还没有人能赢得了苹果。但是这不妨碍有一天有人能够挑战苹果,并且打赢它。但那个时候赢得苹果的,不是历史规律,不是IBM的旧案,也不是“快速成长充满的诸多不定因素”,更不会因此就“接受来自市场的深刻教育”。而是因为苹果做得不够好,或者别人做得足够好。
和IBM没有半毛钱关系。
©本文作者赵博思,版权归指尖儿(zhijianer.me)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以及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