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特辑谈天说地芳草集

读《苏东坡传》

2024-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会干活的牛

转载

        我们爱东坡,不就是爱他那种烟火气吗?

        中国的诗人里面,李白太仙气飘飘,杜甫总有点苦哈哈的,韩愈一身正气令人凛然生畏,李商隐过于小资,只有苏东坡,总是这么家常、亲切、平和,亲切得就像隔壁的邻居老伯,脸上总是带着笑,随时都会坐下来跟你一起吃炒豆瓜子,聊聊今年的收成。只是这个老伯,仿佛有种自带滤镜的魔力,你觉得普通不过的生活,在他的眼中笔下,却是如此诗意浓郁、美不胜收。

        叶嘉莹曾经比较过两个“谪仙”,说李白是“仙而人者”,生来就属于那种不受任何约束的天才,可是他不幸落到人间,人间到处都是约束,到处都是痛苦,到处都是罪恶,就像一张大网,紧紧地把他罩在里边,他拼命地飞腾跳跃,可是却无法突破这个网罗。因此他一生都处在痛苦的挣扎之中。

东坡则是“人而仙者”,他本来是一个人,却带有几分“仙气”,因此他能够凭借他的“仙气”来解脱人生的痛苦。这和李白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将东坡那些写于贬谪途中的作品与余华的《活着》相提并论,两者的本质却是大不相同。

        在《活着》的韩文版自序中,余华这样写道: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活法,活着成了忍受,活下去成了活着的唯一目的。但这绝不是东坡式的活法。

        东坡用一生告诉我们,人在活着之外,还可以活得美一点,活得快乐一点,活得舒展一点,活得诗意一点,只要心无挂碍,一地鸡毛的生活也能够开出花来。

        生命的目的不是忍受,而是享受,这样的人生,才值得我们为之去追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