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D17 认知训练总结——问的太少会吃亏

2019-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Bill_joy

学习材料来自——

得到专栏《30天认知训练营.2019》17 提问:问的太少你吃亏


提问少,会吃亏。

一,提问的好处

第一,获取信息(显而易见)

第二,拉进双方距离

具体分析第二点——为什么提问会使双方拉近距离。

1.假如其他条件不变,一个人在说话时会比不说话时开心一点。

2.提问实际上是一种示弱的信号,会让别人认为答问是在给予好处。人们对于能力范围内的求助一般不会拒绝,并且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方对他人的求助给予回应时,其内心的防备会消减很多,同时倾向于给予进一步的帮助。

二,提问的种类

第一,介绍式提问:你好吗?

第二,镜像式提问:我很好,你呢?

第三,转向式提问:用来开启话题或转换话题时用。

第四,跟进式提问:追问。

各种提问中,最能让对方对你有好感的就是追问。

追问永远是对的。追问,说明你对沟通真有兴趣,仔细听,注意力集中,确实关心对方讲的内容,想知道更多。这是对于另一方最大的尊重。谁会不喜欢这种提问者多一点呢?

此外,追问还有个巨大优势,它在问答时顺流而下,自然而然,不需要太多思考和事先准备,性价比极高。

不追问,就等于是把免费午餐留在了桌子上。

三,如何提问

第一,提问的顺序

1.慢热问法

从简单轻松的问题问起,然后逐步转移到相对敏感的问题。这种顺序比较适合用在合作性的环境当中,因为时间相对充裕,所以以建立信任为主。

2.直接问法

提问顺序是上来就问敏感问题。这样往往能够得到更多信息,比较适用于有一定对抗性的环境。

第一种问法比较常见,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方式。第二种则视情况而定,如作者所从事的调查记者这一职业,经常就会用到直接问法,开门见山,少了些虚伪的客套,双方都心知肚明 。

第二,提问的类型

根据提问的目的而定。

你想对方发挥思想,就多问开放式问题。

你想了解具体信息,就多问封闭式问题。

四,如何应对提问

换位思考,倘若自己处于公开场合,遇到不能回答的问题时应当如何应对?

第一,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就说不知道。诚实挺好。

第二,如果你知道答案但不能说,那么你就别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假装对方提出的是你巴不得他提的问题,然后回答这个问题。不论你问的是什么,反正我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管问与答是否对的上。

第三,如果你有这才华,那就顺着话茬讲个笑话吧,大家笑笑就过去了;如果你不确信自己有这才华,那就选第二。千万不要自以为有讲笑话的才华,制造的却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车祸现场。

小结——

1.多问比少问好。

2.善于追问

3.视情况决定提问顺序和类型

4.回答问题时的三点策略

感谢,晚安!^O^

D17 认知训练总结——问的太少会吃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