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师不如无师,无师即为中师
我有一个亲戚,今年五十多岁,大字不识一个,是个文盲,她小时候很想上学,但她的父亲,是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人,只给男孩上,不给女孩上,所以她连一天学也没捞到上。
而就在前几年,我听到了一个消息,她的儿子参加高考,考了地区第一名,江苏省前十名,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那个消息确实让我感到很吃惊,我想她没有文化,在孩子没上学前,她是不可能给孩子什么启蒙或早教的,孩子上学后,她也不可能给孩子辅导功课。
据说她孩子小时候学习就一直非常好,但也一直很贪玩,这就奇怪了,很明显她也没有用什么逼的办法让孩子好好学习,那么她的孩子是怎么会学习那么好的?
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就是庸师不如无师,无师即为中师。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强大的潜力,在没有家长启迪教育的情况下,有的孩子只能靠自己,所以从小就锻炼出了强大的自学能力,而这种自发的强大的自学能力比那些靠家长启迪出来的孩子的能力要更厉害,越是到后来越是厉害,爆发力更大。
如今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纷纷就充当起孩子的家庭教师,但又有几个家长是合格的家庭教师呢? 其实并不多。
而更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合格的家庭教师。
比如很多家长教孩子认字,认为教的越多越好,其实是教的越少越好。很多家长教孩子认字,几乎都采用五颜六色的卡片来教,其实那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家长亲自动手写字比较好,哪怕不是五颜六色都会更让孩子感兴趣,会更能激发孩子自学的潜力。五颜六色对孩子认字是有好处的,但对孩子自学能力是极大的破坏,从认知的更深层次上讲,五颜六色其实是一种干扰。
再比如,很多家长教孩子数数,几乎都教的过早了,应该在孩子上育儿园时再教,这比较符合大脑科学。还有教孩子加减法,非要附带教孩子加减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这样对孩子的纯抽象思维潜力杀伤力很大,而大部分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甚至很多专业的教育启蒙机构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突然想到一位教授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从来不缺大师级的人才,只缺大师级的导师。同样我们从来不缺有强大潜力的孩子,只缺能把孩子强大潜力启迪出来的家长)
如果家长充当孩子的家庭教师,那么家长的认知就是天花板,家长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起点和能走多远。
如何启蒙孩子,很多家长的认知,都是自己想当然的,或盲信某些教育类书籍文章的介绍。
很多家长所谓的教育启蒙孩子,也仅仅教会了孩子一点知识而已,而孩子的很多潜能并没有被开启,比如孩子潜在的强大的自学能力没有被开启。
等孩子上了小学,很多家长的错误启蒙的后果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很多家长变的更加忙乎了,每天晚上都要陪孩子写作业,给孩子辅导功课,到小学三年级后,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给孩子报补习班(起码在一线城市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实)。
说穿了,很多家长教育启蒙孩子读书,与老人给孩子喂饭,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抹杀孩子的很多强大的潜能。有些孩子长大以后应是更聪明的,结果只是一般的聪明,甚至有些孩子变得更笨(虽然聪明是不能用来表扬的,但聪明从来就不是一个坏东西,它和勤奋一样都很关键,聪明是成功重要的因素,勤奋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则新闻,有位老人得了感冒后被家人送到医院,在医院治疗来治疗去,结果治成了重症,最后竟一命呜呼了。很多人感叹道,庸医真害人,庸医还不如无医,无医就是中医(相当于看了中等水平的医生),“中医”不至于要命,自己到药房拿点药,再好好休养,病也会好的。
家庭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孩子而言,庸师还不如无师,无师即为“中师”。
但无师也是很无奈的,最好孩子能有良师,因为能自悟的孩子毕竟是很少的,如果有很多良师了,更多的孩子潜力才不会被浪费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