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0本书之36《明朝那些事儿—1》2

2023-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栀子之手

这套书确实很有意思,第一本目前看了一半,内容跟之前读的那本近年出版的《朱元璋》基本一样。如果一定要说出不同之处的话,那就是这本书中加入了很多历史知识和故事。

比如元人挖朱元璋家的祖坟,江西老表等,应该来自当时其它关于明的正史野史,可见作者涉略广泛,是一个明史的爱好者,而不是一个熟知畅销书的套路者。

特别不喜欢套路生产出的书,整本没有一点气节和个性,生怕多出一个人不喜欢的人。

这本书,除了书中的细节和知识点,作者为讲解到的人物加的心理活动和思想也是本书一大看点,使人物不再是遥远刻板的历史人物,而变得鲜活立体。

比如写朱元璋在寺庙做和尚时,收到朋友汤和的来信让他去参加红巾军造反时,朱元璋的忐忑,犹豫,胆怯。正常史书中写到这里一定会让主角毫不犹豫,来体现他伟大的品格和超出一般人的独特。但,正如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样,伟大的人也不是一时一事塑造成的。

最初的朱元璋和普通人一样,最奢求不过平平安安,能有碗饭吃而已,是时事弄人。元朝后期,黄河决堤成灾,淮河则是瘟疫和旱灾,民不聊生,致使民间易子而食。但元虽统治这个地方却一直以客人自居,不但划分四等人界限,还一味索取,不断增加各种毫无明目的徭役和赋税。

使得华夏大地到处造反,此起彼伏,不断有人称王。元官吏无力无能镇压各地起义军,于是,聪明如他们,便抓手无缚鸡之力的农民随意砍杀,顶替起义军,向元朝邀功领赏。

朱元璋虽然胆怯,犹豫,但是不参加造反大概率也是要被抓去充做造反的人杀掉,反而造反还暂时多谢活头儿。所以他去造反了。

从小说来说,他造反这一情节转折,非常自然,理所当然,甚至不得不的必然。而不是那些套路中,单纯为了情节曲折而去造反,去的那么利索,造的那么慷慨激昂。就是把读者当没有一点智商的傻子了。

除了作者加的这些人物的心理和思想,还有作者自己的推断,和对一些人,一些事从现在人,有着当代思想的人的评价,总结,和思考。使得读者能通过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有所反思,从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思想的升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