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作文

2019-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史丽芬
什么是好的作文

最近考场作文学生分外迷茫,很多高分的优秀考场作文都是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或者追溯到历史的角度,立意的深远和优美的文笔加上新颖的题材很容易在泛泛而谈的大众文章里脱颖而出。班级的很多孩子也盲目跟风,作文反而变得四不像了。

这让人不由思考,我们到底为什么写文章,到底好文章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个人认为文章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记事抒情。郭沫若 的《蒲剑集·革命诗人屈原》:“人类最初,只有言语,没有文字,到了有文字的发明,才开始用文字纪录言语,便成为所谓文章。”所以文章最初的功能就是为了方便人们记录发生的事情,那么我们的作文也应该是记载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事情。这也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己。所以清晰简洁的叙事应该成为低段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初中生应该在详略得当地写好一件事情的基础上抒发自己内心的所感所想。

很多同学的作文分数低是因为叙事不够明晰,没有围绕中心详略得当的写清楚一件或几件事情。语言不够流畅,书写不够工整,叙事过程中要不流水账,要不偏离中心。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语言表达和作用能力的缺失。很多学生在平时聊天,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结果到写作文的时候就吭吭哧哧地写不出来。最主要是因为畏难情绪,太高估作文的难度了,不能够将生活和作文很好联系起来。所以明确作文的基本功能,就是把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文章了。倘能加入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一些感受和想法,那就是一篇好作文了。

很多人一提起文章都是远而敬之的态度,觉得很高深,是作家才能做的事情,今年来各种APP盛行,我们似乎进入全民写作的时代,但还有很多人对文章存在畏惧心理,尤其是学生,作文是他们第一头疼的学业。可能我们教得太多,条条框框太多,优美的文笔,积极深远的立意,合理的结构,动人的情感……面面俱到的要求就造成了大量编写文章的现象,为了某种目的而可以编造。很多博眼球追效应的流量文章不就应运而生了吗?

反观那些经典名著,质朴动人的语言要多于华而不实的语言。当然一部经典作品必然是文质俱佳的精品,但对于学生而言,技巧性反而会让文章失去了本真。

完整叙事的基础上,能够让人们读完文章有所感有所悟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为什么要读学习别人的文章,就是因为在文章里蕴含着真挚动人的情感,可以激发我们对美好的追求。如散文名篇《背影》、《散步》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至纯至真。同时也会告诉我们他们的人生经验,让我们有所悟。比如《岳阳楼记》告诉我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热爱生命》告诉我们生命的韧劲,要有信念,有行动。学文章如此,写文章同样也如此。那就需要自己先有所悟有所感。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的。都是在强调文章的这种作用。

文章能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放眼国家乃至世界,都是一个有志青年应有的觉悟。唐朝的白居易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能够结合时事政治提出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新时代学子该有的眼界。但这类文章需要阅历和积淀,写不好的话很有政治书的既视感。

而且对于时事的感悟这样大的话题必须建立在具体的小的事实中才能很好体现出来。《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建立在朋友被贬后依然“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岳阳楼的基础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忧国忧民也是在茅屋被狂风吹破后感慨天下寒士;《卖炭翁》的苦宫事也是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具体事件描述中。所以大的话题必须取材于实实在在的小事上,这样才能言而有物。

写文章如做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从一好一个句子,记叙好每件事,抒发真挚的情感,书写内心的真实感想,打好基础再追求高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