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千古一帝--汉武大帝刘彻
【读书】千古一帝--汉武大帝刘彻
刘彻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还是一个勇于自我反省的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曾将汉武帝刘彻开疆扩土的能力与秦始皇嬴政相提并论。
在经济上开创了汉武盛世,开丝绸之路。
在文化方面:创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一些思想,把儒术与刑法相融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汉朝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
在工作中,刘彻在看到前朝独尊申不害、商鞅、韩非之说后,虽然迅速的使国家强大了起来,但也扰乱了国家的政治,苛政酷刑愈演愈烈。因此,刚一继位,刘彻便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计划,期间因为窦太后的施压而暂停过,但在窦太后去世后,刘彻便迅速开展兴儒事业,使儒学在治理国家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认。
征服朝鲜,破闽越、南越、大宛,又凿空西域、并开辟西南夷,将汉朝版图扩展到最大。
在感情上,刘彻不顾世俗礼仪,招歌女卫子夫入宫。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有一种说法叫“非王侯封土之门的仕女,不可以匹配君主”,这位天子完全不把这些陈规旧矩放在眼里,甚至为了回敬皇后的报复而更加宠幸卫子夫。
在生活上,也许是在朝中迫于窦太后的牵制,这位少年天子喜欢上了微服出巡。也许是年轻气盛,出去纯粹是为了取乐,完全不顾及对朝堂和民间的影响。他这种不遵礼制,无拘无束的性格对大汉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崇信方术,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公孙贺父子凉在狱中,满门抄斩。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相继被牵连入内,被害。
江充诬陷太子刘据,致太子刘据自保失败自缢,皇后卫子夫自缢,汉武帝醒悟后,诛江充一家,曾围攻太子的人陆续被诛。此事件共害人数,有上千之多,后宫妃嫔、宫女,大臣皆有。
因连年征战,农民不堪重负,举旗造反,汉武帝目睹民间惨象十分自责,于是下《轮台罪己诏》历数自己所犯下的过错,承认自己执政中的急功近利,下令开始与民休息。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
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里,国力最为强盛,他破格录用人才,进行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出现了大一统 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大统一的鼎盛局面。汉武帝是继承秦始皇之后,为进一步把我国发展成为(强大 )的国家而作出重大贡献的帝王。
而《资治通鉴》中评价刘彻的后半生为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任用酷吏,声色犬马,执政后期智商急剧下降。
刘彻无疑是一位明君,他在登基之初,虽然被窦太后和朝中重臣掣肘,然而他并没有投入到那种权力斗争中去,而是率性而为,我行我素,血气方刚,不计后果,他以刚毅果敢的性格将汉帝国推向了最高峰。
看待历史人物,我觉得要从大局出发看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一代帝王,毕竟汉武帝刘彻对中国的贡献不可磨灭。
总结:是一位知错能改又聪明的好皇帝。一份罪己诏就平息了内乱,厉害!
二十五个古往第一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石单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