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2019-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townroad

恰逢猪年春节,正好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年夜饭的文章,面对那一桌丰盛菜肴,不禁勾想起对小时候年夜饭的回忆。在物质匮乏的当年,年夜饭代表的是大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掰一掰80年代初普通本地上海人的年夜饭菜肴都有哪些。(美食图片都是我从网下找来了的,有侵权的请及时告知)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冷菜

松花皮蛋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小时候有种蛋是在重要节日和宴请时才能吃到的,那就是皮蛋,又叫松花蛋。年夜饭时上皮蛋,代表对除夕的尊重。

海蜇头(海蜇皮)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海蜇头(或皮)跟皮蛋一样,也是重大节日和宴请时的必备品。可能80年代初海鲜比较少,因此海蜇头是海味的代表。

四喜烤麸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家家户户都会备的一道冷菜,食材容易买到惠而不贵,还好吃,名字也喜气,年夜饭必备。

什锦菜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什锦代表丰盛的寓意,各色素菜加豆制品凉拌一下,比较开胃。

白斩鸡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上海人对白斩鸡比较钟爱,年夜饭里家禽类菜的重要代表。上海本地人做白斩鸡喜欢用墩鸡(阉割过的公鸡),主要是份量十足。

毛蛤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那时毛蛤还没被污染,是可以上桌的。上海人对毛蛤的钟爱一般人体会不了。毛蛤的特色就是鲜。蛤类的特点就是实惠。两则合并就是上海人喜欢毛蛤的原因。

白切肚子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本地人喜欢吃下水是出名的。本帮菜里有许多内脏菜。白切肚子会上年夜饭菜谱,是因为它能一物两吃(另一吃法后面会说到),所以肚子是实惠上海人的实惠之选。

咸猪头肉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猪头肉是穷人之宝,它的“一油三不精”特点在那个买啥都凭票的物质匮乏年代,能满足大家对油水的向往,当然更重要的是猪头肉很闻起来很“香”,吃起来也很“香”。

爆鱼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爆鱼也是一道必备菜,同样与白切肚子一样有一物两吃的功能。上海本地人的爆鱼一般用青鱼做成,冷吃和热吃都行。而且爆鱼比较容易存放,适合节日里多餐食用。

热菜

五彩虾仁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虾仁用青豆(黄瓜)、胡萝卜、玉米粒一起炒,色香味俱全。五彩虾仁一般要趁热吃,年夜饭里它比较抢手,一般都是第一个光盘的。

油爆虾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油爆虾是本帮名菜。年夜饭里虾是代表富贵的寓意。所以虾仁和大虾都不能少。本帮的油爆虾甜而不腻,用大头虾烧最好。

红烧鱼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年年有鱼(余),全中国都一样。本帮的特色是红烧,鱼一般是河鱼,因为那时海鲜鱼类比较少。同时年夜饭里的红烧鱼一般是整鱼,日常的肚档或者划水一般不上年夜饭菜谱。

水笋烧肉或红烧肉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凭票买肉的年带,纯粹红烧肉不多见。本地人过年必备菜之一就是水笋烧肉,这道菜烧一次,能吃几顿,家庭主妇最爱,好吃是一定的。当然,有办法能搞到肉票的,红烧肉也是年夜饭里的硬菜。据说红烧肉全国多种烧法,本地人的红烧肉一定是图片上展示的那种。

走油肉或走油蹄膀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走油系列是过年必备。这菜胜在量足,由于烧起来费油,因此通常只有节日或宴请才能吃到,老少都喜欢。本地人年夜饭上走油菜是基本配置,现在流行的红烧蹄髈和肴蹄反而不多见。

红烧毛蟹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本地人的红烧毛蟹一般搭配年糕。南方人对吃蟹情有独钟,红烧毛蟹能满足春节期间大家对蟹的期盼。

炒时件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炒时件也几乎是本地人的一道必备菜。过年几乎家家都杀鸡杀鸭,鸡鸭留下的心、肝、肠、胗等内脏就变成了这么一道菜。这道菜在年夜饭里代表着勤俭持家。

扣三丝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本地人的扣三丝是否源自淮扬菜,已无法考证。但宴席上有一道扣三丝是约定成俗的规矩。

炒鳝丝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80初鳝丝也是一道只有在节假日或宴席上才能吃到的菜。本地人炒鳝丝除了必定的浓油赤酱,那时还流行上菜时洒上胡椒粉。现在大家耳熟的响油做法,反而在普通家庭不常见,属于饭店的专利。

黄芽菜金针菇肉丝蛋饺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这道菜估计是我们家独创,到现在还每年烧。过年蛋饺是家家必备。蛋饺在年夜饭里是百搭,做菜,烧汤,煮、炖、炒样样都行。黄芽菜金针菇肉丝再加蛋饺,一般不会烧的这么复杂,但这种做法真的很好吃,缺一不可,而且同水笋烧肉一样,这道菜经得起反复的“热”,可以吃多顿。

塌菜冬笋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年夜饭需要绿叶子,塌菜冬笋就是那时的时令菜。

油豆腐炒豆芽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豆芽在过年时属于比较好买到的一类菜,因此油豆腐炒豆芽也几乎是本地人年夜饭上的一道大众菜。

油焖笋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笋是南方人最爱之一,本地人也不例外。年夜饭里油焖笋象征好日子节节高,仍是浓油赤酱烧法,但就是吃不厌。

八宝鸭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八宝鸭基本上在本地人年夜饭里属于压轴大菜。过年需要整鸡整鸭,这是台面菜。八宝鸭象征着大家对新年吉祥美满的盼望。所以肚皮再饱,八宝鸭上来了还是要动下筷子。

全家福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本地人年夜饭的最后一道菜,通常是一锅热气腾腾的全家福,里面的食材多得不可思议,虽然每家人放的东西多少会有些不同,我们家一般是肚子、爆鱼、肉圆、鱼圆、蛋饺、咸肉、虾、菠菜、粉丝等。用暖锅或砂锅形式上台。

点心

猪油八宝饭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那时本地人八宝饭,一定是有猪油的。八宝饭分量足、味道甜,最适合全家人享用,象征团团圆圆,甜蜜圆满。

春卷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本地人年夜饭里的春卷一般是两种馅,黄芽菜肉丝和豆沙。  

酒酿水果羹

一个上海本地70后的年夜饭记忆

那时过年时没啥水果,上海人就把罐头水果或者新鲜的苹果、梨和桔子什么的,切成小块,加西米、酒酿或者小圆子,做成水果羹。本地人的酒酿一般都是自制的,邻居间互相传送。酒酿水果羹酸酸甜甜,甜而不腻,既解油水又爽口。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水果羹,为旧年里最后一顿饭,精彩收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