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公司是怎么坑你的?

2023-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玄陵小文库

我在网上搜“劳务派遣”,几乎是一片骂声。

但让我感到很无语的是,有很大一部分反对的声音,竟然直指“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制度。甚至有人说,这是国家联合“资本家”们在割打工人的韭菜!

这可真的是,越不懂越敢说,看热闹的爱起哄。

让我有些气愤的是,很多自媒体作者,为了迎合网友的喜好,也在一旁跟着推波助澜,赚取流量。

这样一来,本来名声就不好的劳务派遣行业,就越来越被妖魔化了。

不得不说,根据我的了解,这个行业确实有很多乱象,有很多坑。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常态,任何一个低门槛、高利润的行业,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都会产生很多乱象。

但是,这里面的坑不是国家挖的,而是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劳务公司挖的。

作为一个打工人,也是创业者,我个人的经验和感受是:国家对打工人的保护实在是太周全了,以至于在法律面前,企业更像是一个弱势群体。

这个话可能颠覆了某些人的常规认知,但是只要你开过公司,雇过员工,相信你很容易感同身受的。

就算没有开过公司,你只要随手翻一翻《劳动法》,或者是《劳动合同法》,你大概也能理解我说的话了。

所谓的“剥削员工、践踏尊严、同工不同酬”,这正是行业乱象所给人造成的刻板印象,你在法律的任何字缝里都不可能找到这样的意思。

说白了,正是因为法律对于我们保护的太好,好到让企业觉得自己都成了“弱势群体”,他们才会想方设法的去挖坑,从而达到降低风险、节约成本的目的。

这里呢,我就大致地说一说,关于劳务派遣行业中的一些乱象。

我们大概也知道,劳务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通过给工厂输送工人,来赚钱“信息管理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头费”。

也就是说,招的人越多,赚的钱也就越多(这个钱跟工人的工资没关系)。正因为如此,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招人。

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错,既方便了工人找工作,又能从中获取收益,可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可是,因为这个行业的门槛太低了,所以就会有很多人涌进来参与,就导致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正常的行业竞争,一般都会经历价格战这个阶段,也就是靠着高工价来吸引工人。

每个人都想找高工价嘛!

可问题是,工价的高低并不是劳务公司能决定的。打个比方来说:

A公司需要1000名工人,给出的工价为20元/小时。另外,工人每工作一个小时,会额外给劳务公司支付3元钱的信息管理费,行业内也叫“劳务费”。

这个时候,有b、c、d、e四家公司,都跟A公司签订了《劳务输送协议》,同时在给A公司招人。

为了尽可能得招更多的人,常规的做法肯定是价格战,比如b公司把工价提高到21元/小时,也就是从自己的劳务费中拿出1元来补进去。

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因为大多数的劳务公司,下面都会有很多的代理公司,也就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劳务中介公司。

他虽然自己能拿到3元/小时的劳务费,但是为了招更多的人,往往会把其中的一大部分,比如2元/小时,交给劳务中介公司。

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工价提高到21元/小时,就成了赔本赚吆喝,不但不赚钱,去掉各种成本反而是赔钱的。

而且,就算是b公司不赚钱了,纯粹是为了做福利,把工价涨到了21元/小时,也会引来一大堆麻烦。

因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潜规则,20元/小时的工价是A公司统一制定的,如果b公司明目张胆的开出21元/小时的高工价,明摆着是跟整个行业过不去。

不要说c、d、e公司会跟他过不去,A公司也不会答应,就连他自己下面的代理商也不会答应。

道理很简单,b公司的行为扰乱了市场,大大增加了整个行业内的招聘成本。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家工厂的招聘信息发出之后,整个市场上的上百家劳务公司,所报出的工价都是一致的。他们只会报20元/小时,没有人会多报,哪怕是增加0.1元。

这种情况下,劳务行业的价格竞争也就不存在了。

明白了这些,你至少应该知道,面对高工价的招聘广告时,心里要多几分警惕。

如果A企业正在招聘,而所有的劳务公司发出的工价都是20元/小时,而突然有一个公司跟你说,他们可以给你21元/小时,甚至是更多,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有猫腻的。

现在所谓的乱象,大都是各种各样的欺骗,说白了就是抓住我们想找个好工作的心理,所设计的各种话术和套路。

高工价这个咱就不多少了,每年因为“高工价”三个字被骗的不在少数,记住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事出反常必有妖,任何事情都应该符合逻辑。

工价的高低,跟所在的城市和行业是紧密相连的。

一般来说,同一个城市、同一个行业,不同的工厂之间工价差距不会太大。这也是制定工价的潜规则,如果20元/小时能招够人,工厂就不会开21元/小时的价格。

另外,工作、住宿环境差一点的,工价可能稍高一点,但是差距不会太大。明白了这些,你也很难在工价方面上当。

说实话,最近几年劳务市场已经规范多了,以前各种赤裸裸的骗,骗一个是一个那种情况已经不多了,但是各种“软欺骗”现象还是很常见。

没办法,劣币驱逐良币,当一个行业为了利益而陷入恶性竞争时,那些老老实实的良心企业就很难生存。

现在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虚假宣传和虚假招聘,我以潍坊来举例: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招聘平台上的信息,乃至很多人朋友圈里的信息,百分九十九都有很大的水分。

说白了,招聘的时候只说优势、不说缺点,有三分优势就夸张成六分,有六分缺点顶多只说一分。

这就导致了,很多兄弟在听他们说的时候,感觉天花乱坠,可真到了工厂里,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对于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来说,在面对一家不了解的公司时,不可能想得面面俱到。

所以在和招聘者沟通的时候,往往只是简单的问几句,比如工资待遇、工作内容、住宿环境之类的,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问的到。

而且就算是问到的问题,实际上也不会问的太细,所以,很多人在入职以后,往往都会有很大的落差,可是却因为怕被扣钱又不能说走就走。

而那些招聘的人,只要你不问,很多事情他们跟你不会主动说,有些问题就算是问了,他们也是真真假假的说。

这些事情其实也是人之常情,这种劳务招聘毕竟是有些销售性质的,你不能指望每一个销售都说大实话。

所以,只能自己多吸取经验,每次找工作的时候,把需要问的问题先罗列出来,然后一一的问清楚。

还有一些问题,篇幅原因,不展开来说,在《劳务百问系列》以后得文章中,我都会细细的给大家剖析清楚。

比如:关于工厂对劳务工区别对待的问题,在工厂里有问题找不到人的问题,很多劳务公司不合法合规的问题,关于外地招聘的一些套路问题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