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世上最伟大的五千字
1
现在,文章写得长也算一件值得夸耀的事了。有人就曾这么夸我:“你真厉害,写得这么长!”
我很尴尬。
这个世界上写文写得比我长的人多了!现在的网络写手,动不动就一本书几百万字,让我光想一想都头晕,别提看了。
我一直都觉得写字多不算能耐,写得少而精的才了不起。我常想起小时候读到的一个故事:
一个航班上,一个印度作家和一个美国女人坐在了一起,当他得知对方也是作家的时候,就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如何的著作等身,如何如何地了不起。那个美国女人一直安静地听着。当他充分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觉得该显示显示一下自己的风度和同情心,适当地关注一下这个估计已经被他的辉煌成就打压得失去生活信心的女人了,问道:
“你出过书吗?”
“出过。”
“出过几本书?”
“一本,《飘》。”
我估计那个印度作家肯定羞愧得恨不得从飞机上跳下去。
我想,如果和玛格丽特·米切尔坐在一起的是一个中国老头儿,那羞愧的就该是她了——这个老头只写过区区五千多字,《道德经》。
这个老头儿就是老子。
2
关于老子,公认的说法是:姓李,名耳,字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有人说老子就是老莱子的。也有人说《道德经》的成书年代不可能是孔子的春秋时代,应该是在战国时期的人根据老子的言论整理而成的……对于这类无法证真也无法证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公案,我觉得我辈吃瓜群众不必深究,否则弄得灰头土脸也弄不明白,白费力气。
既然我们现在看到了这本书,就一定有人写了它!至于谁写的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不过老子写《道德经》的过程,《史记》里记载得很有戏剧性:
“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如果嫌拗口难懂,不妨看看鲁迅的《出关》。在这篇小说里,鲁迅一如他写《故事新编》其他小说时的调皮(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油滑”),非常生动、有趣:“极恭敬的”孔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老子问道,却把老子逼得出关——这种说法是鲁迅从他老师章太炎那里借来的,他自己“也并不信为一定的事实”,可这并不妨碍用到小说里去——到函谷关的时候,老子本来想“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爬过城墙去,但青牛又没办法弄过去。这时,被巡城的人发现了,带到城关里去。关尹喜恰好认识老子,就请他讲学;讲完又让他把讲义写下来。老子急于出关,眼神又不好,细着眼睛,写下了五千个大字——这就是《道德经》了。关尹喜看在他是个老作家的份上,给了他十五张大饼作为酬劳。老子出关后,关尹喜他们觉得给的大饼有点多,商量下次直给他五张,但又怕他发脾气……
虽然小说里充满了个性化的解读和调侃,但是大致的经过是与史书记载是一致的。
一部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著作,竟然诞生得如此偶然。好像木心就曾因此而感慨过:关尹喜的功劳实在大得无法估量!
千钧的重量,就这样系于一发之上。
这个故事戏剧性是如此之强,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可是我也因此怀疑它的真实性。我更信服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里的说法:《道德经》的主要观点或许是老子提出来的,不过成书时间却要晚得多。
不管是不是老子亲笔写的,那个叫喜的函谷关尹到底在没在成书的过程中起到如此关键的作用,都不妨碍《道德经》实在是一部很牛的著作。
不止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的范围里,这五千个字都是最牛的!
3
据说,对传统文化一向苛刻的鲁迅都曾经说,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不管鲁迅说没说过这句话,这话都是对的。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读《道德经》。
可是,《道德经》好像不太好读。
自古以来,人们把它和《易经》、八卦图等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深不可测的系统,具有预知未来祸福、解世间一切危难的神秘力量。给人的感觉是,如果有一天刘慈欣笔下的三体舰队来到地球,根本不需要什么太空舰队,也不需要什么面壁计划,什么黑暗打击威慑,只要祭出这几件法宝,三体人就灰飞烟灭了。既然如此神奇,自然是非高人神人不可解,当然,现在的某些某些专家学者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辈普通人却碰不得。
就是有人斗胆翻翻,首先看到一大段绕口令似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直绕得人头昏眼花,败下阵来,只好乖乖承认自己自不量力,不是读它的料,还是敬而远之,让它老老实实待在神坛上,不去招惹的好。
而且,不读它,似乎自己的生活也那么过,何必自讨没趣呢?
一个东西,重要无比,威力无比,却又可有可无,是多么吊诡的事啊!
4
《道德经》真的有那么神、又那么难解吗?
我在经历了漫长的敬而远之之后,终于在三十五岁之后,抱着姑且试试的心态,读了《道德经》。读了之后,第一个感受就是:
《道德经》太好读了!
它既不神,也不难解,它就是我们血脉里,人人都懂得的东西(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这些东西),最重要的是,它短。五千多字!对于每天捧着手机不放的现代人来说,谁一天还不读它几千字呢?
就是开头那一大段,也没有那么可怕:道,可以理解为规律,法则(对于我竟然敢对神圣的“道”做如此简单粗暴的解读,专家学者们肯定是无比愤慨,批驳之词排山倒海,不用理它,让他们叨叨去!),作者的意思是,他所说的“道”,不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短暂的“道”,就像可以简简单单定义的“名”就不是长久的“名”一样——天地初创,一切都是没有名字的;但是有了名字,事物才得以被人们认识(就像母亲把孩子生出来一样)……
过了开头这一关,剩下的差不多就是一马平川了。
当然,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写下的文字,还是需要一些文字功底的。不过,如果你没把上中学时文言文知识全还给老师,就难不住你——起码比许多现在人写的哲学巨作好读多了。
早知道《道德经》这么好读,我何必等这么晚呢?
不过,我的另一个感受是:我读《道德经》,恰逢其时。
中国先贤的书,我觉得有两本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读的,一本是《论语》,一本是《道德经》。
《论语》应该年轻时读,它会告诉你怎么学习,怎么做事,怎么做人,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道德经》呢,不妨晚点读。人在世上,总不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当你遇到挫折了,失意了,读读《道德经》,会让你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这个世界,还有生活里的那些不如意。
千百年来,这两本书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构成了中国文人的两根支柱,告诉人们,得意时别忘形,失意别失志。
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李白了。
我和那些先贤哲圣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人生在世,总会有各式各样的烦恼,特别是你认为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回报的时候,总会难免心灰意冷,无所适从。就在这个时候,我读了《道德经》。它告诉我:做人应该像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功成弗居,唯其不居,是以不去。
我们总是渴望出人头地,认为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多;但是,能总立在风口浪尖上的又有几人呢?与其往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上挤,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待在没人注意的地方,做那些需要做却没人愿意做的事,反倒更有可能成为那个无法取代的人。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许多人生烦恼烦恼也往往由此而生,如果反过来,能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也许烦恼会少很多。
“夫唯不争,故无尤。”
5
几乎天底下所有的书都是告诉人怎么变得更强大、更聪明、更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幸福。就是《论语》也是如此。这也是和我们心底的欲望一致的。人生在世,我们总是渴望得到更多。
我们认为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少:
我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太穷;
我见识浅薄,是因为我走的地方少,读的书不多;
我人际关系不顺,是我不会说话,情商太低,交际手段不够……
别人不尊重我,是因为我威严不够,地位太低,穿的不是名牌;
……
于是,我们拼命赚钱,到处旅游,不放过任何一处风景,不断读书,学习各种交际手段,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能力,用更好的东西包装自己……
不光个人如此,整个人类都如此。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自由,我们不断努力前行,从狩猎和采集时代进入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进入了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在科学这个不断加速的传送带上,我们向着不可知的未来奔去……
可是如果有人说:其实你们错了,想幸福,无需那么累,你们应该撕掉所有的书本,关掉互联网,扔掉手机和平板,毁掉一切我们引以自傲的文明,让自己弱一点,愚一点,知道的少一点,不要往前奔,我们应该往回走,直走回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去……你会不会觉得他是个疯子,在胡说八道?
可是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听完他说完,你发现他说的竟然还有那么一点道理,那么,事情麻烦了,怎么回事呢?
如果看似荒谬的东西竟然是有道理的,那么其中可能蕴藏着我们都忽略了可以真正称之为智慧的东西。
这个人就是老子,一个站在整个人类对面的人,他的智慧就在《道德经》里。
无可否认,我们人类从偏居自然界一隅的灵长类变成了遍布世界神一样的主宰,文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问题是,我们变强大了,安全了,富足了,可是我们得到了一直追求的幸福吗?我们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又创造出了新的更大的问题。文明,引领着我们向前的时候,也似乎成了我们的负担。哪怕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解决了饥荒、瘟疫、战争等长久困扰人类的议题,科技越来越发达,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房子也越来越大,在衣食用度方面,我们赶超了以前的帝王将相,但是,我们幸福了吗?
虽然我们摆脱旧的有形的奴役者,却没有因此获得自由,反倒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奴役者:时间、房子、车子、票子、名牌服装和包包……我们依然是奴隶,而且比以前更辛苦。
如果奔跑的方向错误,我们跑的速度越快,距我们的目的地越远。
那么,真的千百年的人类都错了,只有老子一个人是对的吗?
6
《道德经》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功成身退,为而不争。
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关于这本书诞生的那个故事的结尾,老子”莫知所终”。
他留下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没有过多解释什么,也不和我们争论,就消失漫漫黄尘之中。因为他明白,《道德经》所传达的,是和人们的欲望相反的东西,人们只会“畏之”、“笑之”、“辱之”,“多言数穷。”等到有一天,人们意识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时候,就会想起他,还有他说如的那些话,何必争一时之短长呢?
像《道德经》这样的智慧,不是属于一时一事的,是可以穿越时间,长久伴随着人类的——我们奔了两千多年了,以为总能把它甩在身后了吧?抬头一看,它就在前面等着我们。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7
我常想,所谓的智慧是什么呢?
智慧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发现那些被我们的欲望所蒙蔽和常规所掩盖的真相。
比如,我们习惯于做加法,迷信“强大”、“知识”、“有为”,渴望“有”,依赖“道德”的力量……老子却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告诉我们,应该学会做减法,学会反思,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我们习以为常、认为天经地义的东西,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反省自己的内心。
主流的东方智慧,都是偏阴柔的,无论孔子还是释迦牟尼莫不如此,但是即使在东方,老子的哲学还是算比较极致的了。看《道德经》里的那些意向:水,婴孩儿,橐钥(风箱),玄牝(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无不柔软,又生机勃勃。他把这种“无为”、“虚柔”的力量引申到了人生、军事、国家治理,乃至宇宙的万事万物。
他告诉我们,看似强大、坚硬的东西都是不长久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反倒会被那些看起来柔弱的东西所战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这种无为胜有为、柔能克刚的哲学,不仅征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恐怕还会继续征服下去,而且,在西方,也为尼采、黑格尔、康德、托尔斯泰等人所激赏。
可是,一个对全人类都有深刻影响的哲学著作,竟然只有五千多字!
7
其实读完《道德经》你会发现,其实如果只想说明白其中的道理,五千字其实都有点多了。
这五千字里,有多少是在强调自己这个“道”的与众不同?关于“功成而不居”强调了多少次?关于“为而不争”强调了多少次?关于“无为”又强调了多少次?……
相比之下,真是惭愧得很,我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啰里啰嗦也有五千多字了,我说了什么呢?与《道德经》相比,真是垃圾文字啊。
《道德经》让人佩服的是,虽然字数少,却不逼仄、干瘪枯燥,相反,文字丰盈,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我们无法知道《道德经》一书最终成与谁手,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文字高手。即使我们不在意其深刻内涵,就是当普通文字来读,感觉也是美的。随便举个例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只要稍稍对文字有感知的人,就会发现这段文字流畅又有变化,虽不押韵却有音律美,有节奏感。可想而知,这本书绝不会像小说《出关》里写的那样是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仓促写出来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在非常放松的状态写成的,所以才会呈现出这样的一种随笔的、思想录的形式。
8
据史书记载,老子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应该是非常博学的了,可是在《道德经》里,却看不到任何引经据典的影子。那么《道德经》里的思想是怎么来的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可见真正的智慧不在书本里,而在天地之间,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只要我们的心还没有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的话。
中国人很有意思,墨守成规,习惯往回看。不止现在的女孩子希望穿越回去,两千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回看,看孔孟,看老庄,孟子看孔子,庄子看老子。那么,孔子和老子呢?他们也回望,孔子回望夏商周三代,老子回望“小国寡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原始社会。
由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受束缚越少,越容易拥有智慧,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相。
9
最后,澄清一下关于《道德经》与道教的关系。
虽然道教奉《道德经》立教的理论基础,而且名字也来自《道德经》,但是两者并不完全一样。道教除了《道德经》之外,还杂糅了先秦的神仙道(方术之士)、八卦以及儒家的《易经》等等。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道德经》是主张“顺其自然”的,但是道教的求长生却一点也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