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卫灵公》(十)
——《论语·卫灵公篇》总结梳理之十
前面几章,孔子从多个角度阐述三代传下来的“直道”,于当今不再。如欲恢复三代的直道,应该怎么办呢?孔子接下来继续讲实践方法。
第三十一章,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白话】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来思考,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啊。”
本章,在说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特别强调了实实在在学习的重要性。思考是要以学习和实践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学习和实践就去思考,只能徒劳无益。
这一章给我们描绘了孔子继承三代之道,志于追究古圣先贤人格境界的状态——思。因为“思”才有了“学”的必要,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也正是从追究古圣先贤之道的思考中得来的。同时,也说明孔子有这样一种追求和沉浸其中的状态。
本章,通过孔子自述学习路径——学思结合,说明孔子所得三代之道,始于思,入于学,“志于道,据于德”。
第三十二章,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白话】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道而不是谋求食。耕田种地,饥饿却在其中了;学习圣贤大道,俸禄却在其中了。君子忧虑道之不明,而不忧虑贫不得食。”“忧”即是思,“忧道”就是学的方向趣向问题。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谋道还是谋食,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选择。选择不同,人生就不同。孔子主张的“道”,指的是立身行事、治囗.安邦之道。他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能体会到道的妙处,就算是立即死去也毫无遗憾,可见道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的是道。只有追求仁道,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而食指的是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的食物,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其他物质资料。
“谋道”就是志于道。这一章,紧承上章,说明了孔子“思”和“学”的是什么。“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这两句并不是重点,也并不是将“道”与“食”视为一种对立的排斥的关系。如果我们深入体会这一章,可以感受到夫子是在说学问的价值趣向,“谋道”“忧道”的重点还是说,如果我们有志于成为仁人君子,我们就要将三代之“道”放在心中。
第三十三章: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白话】孔子说:“智达到了此位,仁德却不能守住此位,即使得到了,一定会失去。智达到了,仁德能守住了,不用庄敬的心来面对百姓,那么百姓对上也会不敬。智达到了,仁德能守住了,能庄敬地面对百姓了,却没有按照礼来鼓舞动员百姓,仍然是不够好啊。”
本章孔子提出了一个合格的执正者所应具备的品质和治.囗.理正的四条标准:首先要有治囗的智慧,再追求仁德爱民,然后怀着庄严敬畏的态度去对待,最重要的是要依照礼法而动。
这一章是孔子自述追究君子之道(三代之道)的过程、进阶和次第。“知”(智)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而是指聪明睿智的能力,懂得了解天道的规律;“仁不能守”,没有仁的人格境界来把握这种智慧,就像私欲一来仍然利令智昏;“虽得之,必失之”,看到天道的一星半点,但未能贯通,也会有相应的不好的结果呈现。“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孔子给我们示范描绘出一种庄重的气象,用礼仪来引导带动民众的心思、想法。如果“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还未达到至善的境界。所以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平天下,都在这条君子之道上前进,已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