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整理——对自己的梳理
马上要过年了,想给家里的物品也“瘦瘦身”,这一周都在做这件事,从储物柜——孩子玩具——衣物——书——抽屉,每天一个区域,慢慢来保证收拾的彻底性,收着收着发现自己心理突然有了很多想法,于是把它记录下来。
整理衣物时发现有很多衣服这四五年都没有穿过了,有些是价格很高,不喜欢却不舍得丢;还有些是不舍得穿,衣服很喜欢,总觉得等合适的机会再穿吧,于是一放就没有再穿过了,这种明显是自我价值感低在作祟,认为自己不值得这些;还有一部分是现在不想穿,但觉得留着吧,总会有穿的时候,这种我发现是这件衣服对我而言有着特殊情感,比如结婚时买得几条裙子。当我觉察到自己的这些想法后,发现“舍”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经过整理,三包衣服只留下了一包。
不光是衣物还有很多家居用品我发现同样的命运,有一些很好看的东西可能跟本用不到,不舍得扔;有些觉得特别好的东西不舍得用,想着将来再用;有些明明已经淘汰的,却想着“这个物品在将来可能会有用”,于是柜子抽屉被塞得满满的,再仔细想想,那些将来用得着的似乎永远也没用过。而那些不舍得用的已经慢慢变旧,失去它原有的光鲜。
“这个物品在将来可能会用”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执念,可怕到会让你把每个塑料袋,包装箱都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在整理时老公问我“你留这么多包装袋子干吗?”我:“已备不时之需呀”。大学毕业自己在深圳生活过一年,记得很深刻的是那年搬了4-5次家,但每次都会带着我精心留下来的塑料袋以及其他以备不时之需的“垃圾”。
如果不及时处理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家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无论房间多大,储物间多大,最后都会被各种杂物占据的满满当当。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会慢慢产生一种审美倦怠感,导致心情沉闷低落,这个时候,真的需要行动起来,学会舍弃过去,该扔掉的东西一定要扔掉。最开始可能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因为要学会去抉择和放弃,在扔的过程,总会伴随着“扔了好可惜啊”,“这个东西这么贵”等等,但是正是这种“扔了好可惜”这种心情,会让我们以后在购买的时候更加谨慎和理性。
其实物品有它自己的“生命”,当我们不再使用时,它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如果我们把它捐给或送给有需要的人,让它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家里已经看起来清爽多了,其实“整理”这门学问还真是挺深奥,看起来是整理物品,其实是对自己内心,自己生活,甚至自己人生的一种梳理。学会面对自己,享受生活,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