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微信聊天都是这种套路!

2018-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心象PSY

文| 糖炒栗子

本文为心象PSY原创

所以珍惜那些聊天时还卖萌的人,他们隔着手机都想把气氛弄的友好一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央空调,冬天里的一把火。

From 心小象

2017年,每天有9.02亿人登陆微信,日均发送微信次数达到380亿,微信聊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经历过几次拉黑与被拉黑,和相亲对象的尬聊,在大群里的成为话题终结者后,我发现就算拿着手机聊天,那也是门技术活。

微信聊天的套路到底是什么?

1 那些聊天时爱卖萌的人在想什么

微信聊天时一句话卖三个萌是很常见的事情,但为什么一定要卖萌?

“嗯嗯、哦哦、嘻嘻 ”边卖萌边拉近距离

微信语言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信息的接受者是通过视觉阅读的,但实际上,当我们看到一条微信信息时,是在心里默读这句话的,所以依然是听读的习惯。

因此我们在微信聊天中会更加倾向于用叠词。

那些模仿儿童幼稚的腔调所成的叠词,如嗯嗯、哦哦、嘻嘻......(除了呵呵以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就被称为儿向语(infant-directed speech)。

叠词有着重叠的音节,反复作用于人们的听觉,能增强人们对语音的感受,使听觉能得到一种回环往复,并且这种叠词格外能表现出一种亲昵的情感。

通过重复或者叠音的方式来强调说话者的语气,是为了表达说话人背后的主观意愿和心理诉求。

比如同样一句话用嗯、哦这类词回复就很容易让气氛降到冰点。但是嗯嗯、哦哦,即使无话可说也不会破坏聊天气氛。

最爱用叠词的四川人民,连骂人都自带卖萌的效果。

楼上哪个有病不?往老子阳台上甩渣渣,到处都是瓜子壳壳跟纸飞飞。

你穷疯了扯我秧秧。

手爪爪痒了哇?


哒、呀、吧......传递情绪

有个男性朋友曾经问过我“女生聊天时,说好的、好呀、好勒、好哒都是什么意思?”。

实际生活中,我们其实很少用语气助词,但是微信上却很普遍甚至是一种主流。

哒、啦、呀这种尾音上翘的词表示了一种对听话者的称赞,鼓励的语气,表现出亲昵、可爱的情感,实际上这个语气词是信息发出者制造出来,刻意要在信息接受者一方产生的心理印迹。

这类读起来较为欢快的语气词,大部分有缓和语气,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的作用,而那些语调较为平缓的语气词,比如“吧”就代表了一种隐含的不满情绪。

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回答,但是结尾带上不同的语气词就会有很大差别。

晚上去吃火锅吗?

好的——很官方的回复,一般会用在工作中,或者聊天者认为对方是无性的。

好呀、好哒——生活中使用较多,代表愉快地答应了。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那就没办法了。

好嘞——自带服务属性的回答,你交代的事我会办好的。

好的吧——ta想说不好。


“哈”的越多越真诚

当别人在微信上发了一个段子给你,你是回哈哈哈还是一大长串的哈哈哈哈哈?

微信中经常会用一些拟声词来模拟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观情感发出的声音,比如呜呜呜、嘤嘤嘤,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笑声——哈哈哈。

如果你回哈哈哈,那么跟哈哈哈哈哈哈哈或者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比是不是稍微冷淡了一点,而且有时候还无法感觉到对面的人到底笑没笑。

要证明你真的在笑,那就“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大长串哈字模拟笑声持续,绵延不息的情景,除了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还能及时热烈地回应对方。

在实际微信语言交际中,这几种方式的叠加混用,它不会制造语义理解困难或误会,不仅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更能拉近交际者的时空距离、心理距离,很好地调动交际气氛。

所以珍惜那些聊天时还卖萌的人,他们隔着手机都想把气氛弄的友好一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央空调,冬天里的一把火。

2 再这样聊天我要把你拉黑了

说完了聊天中的“潜规则”,我们来聊聊摆在明面上的规则吧。我发现有些人总是一开口就让人想拉黑,而他们最爱用的就是这些词。


呵呵

呵呵也是叠词,但是,呵=不屑 ,呵呵=特别不屑,呵呵呵呵呵........

这天聊不下去了!!!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每当我跟我爸妈聊天时,他们一打“呵呵”,我就开始思考,这到底是不屑还是淳朴的笑声。 

在吗?

如果用“在吗”做开场白,那么交流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因为这样的开头往往意味着大难临头。

有事直接说事,你说的事情决定了我在不在。

“微笑.jpg”

就是这个意味深长的微笑,从前的它代表着友好与礼貌,现在的它约等于呵呵。

这个上翘的嘴角,不屑的眼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我不同意你的二百五看法,但我忍了,就静静看着你装逼”的意思。

长语音

发语音,特别是动不动就50秒一条的,请先征得同意。一言不合就发长语音,也要考虑一下别人是不是适合听语音啊。


3 如何不失礼貌地结束聊天

微信聊天中其实一直有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不失礼貌的终结聊天。其实很简单,读懂与传递结束聊天的信号。

明明在线,却很长时间都不回复

刚刚还在朋友圈点赞,现在却不回复消息,或者等到对方直接问“你在看消息吗?”的时候才作出简单的回复,这些都说明ta不想聊下去。

拒绝别人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攻击性,但正常人际交往中我们一直被教育做个善良的人,于是我们选择压抑自己的攻击性。

不想聊了怎么办?沉默啊,同时也希望对面聊天的人能默契地结束聊天。

只有小朋友才喜欢问你为什么不跟我说话,成年人都是看破不说破。

用嗯、哦等生硬的回复

愿意聊天的人总喜欢把话题说得更具体,而不想聊天的人则会顺着话题的方向直接概括出结论。

如果聊天时回复“嗯”、“好的”、“行”,“挺好的”,用词比较简短、干脆,语气比较生硬,这就是在提醒对方:我要结束聊天了。

我要去......

我要去吃饭了,我要去收衣服了,我要去洗澡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借口,而且也渐渐演变成大家心知肚明的结束聊天暗示语。

如果男生们看到这些话,就不要疑惑为啥下午两点要洗澡,太阳还没下山收啥衣服。

所有对话都用表情包回复

不论别人发什么,统统都甩表情包,这可不是为了斗图,只是代表我希望能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结束聊天。

微信聊天基本上都是远距离的交流,但是它异地却即时性的特点,即使有空间距离,也可以用过文字、表情符号来拉近(或扩大)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

【参考资料】

刘欣. 微信会话交际语言的特征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李少丹. 微信语言中的修辞现象探析[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1):31-37.

图片来源:网络

心象-提供专业的心理学文章和心理测试,倡导泛心理阅读新方式,我们旨在这物欲横流的纷乱社会,陪你看清你自己,找到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这里不仅为你提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解析这个世界的内在规律,也是为你排忧解难的“解忧杂货店”,倾听你内心声音的亲密伙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