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py基础数据结构(持续更新中)
2018-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松柏林stata
import numpy as np
ar = np.array([1,2,3,4,5,6,7])
print(ar) # 输出数组,注意数组的格式:中括号,元素之间没有逗号(和列表区分)
print(ar.ndim) # 输出数组维度的个数(轴数),或者说“秩”,维度的数量也称rank
print(ar.shape) # 数组的维度,对于n行m列的数组,shape为(n,m)
print(ar.size) # 数组的元素总数,对于n行m列的数组,元素总数为n*m
print(ar.dtype) # 数组中元素的类型,类似type()(注意了,type()是函数,.dtype是方法)
print(ar.itemsize) # 数组中每个元素的字节大小,int32l类型字节为4,float64的字节为8
print(ar.data) # 包含实际数组元素的缓冲区,由于一般通过数组的索引获取元素,所以通常不需要使用这个属性。
ar # 交互方式下输出,会有array(数组)
# 数组的基本属性
# ① 数组的维数称为秩(rank),一维数组的秩为1,二维数组的秩为2,以此类推
# ② 在NumPy中,每一个线性的数组称为是一个轴(axes),秩其实是描述轴的数量:
# 比如说,二维数组相当于是两个一维数组,其中第一个一维数组中每个元素又是一个一维数组
# 所以一维数组就是NumPy中的轴(axes),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