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观》读书摘记7
2018年 12月31日 星期一 晴
《我的阅读观》读书摘记7
第三章: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就算完成了。
1 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
(1)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间的大脑变化,他认为,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他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听故事开启了儿童的心灵成长的历程。
他认为人类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人类的成长非常重要。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
(2)无论阅读什么作品,通过语词媒介的触发,都会产生种种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和种种想象(类比想象、虚拟想象、通感想象、飞动想象)。
(3)阅读是有效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途径。孩子在阅读时,会无拘无束地想象书中的故事情节,有时孩子会把自己已有生活的经验和书本上的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产生无穷的联想,激发丰富的想象。
(4)美国阅读专家M.A.汀克研究表明,阅读时用于眼睛移动的时间仅占5%,其余95%的时间则用于思维。长期的阅读,不仅促进内部言语的发展,而且能改善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开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及创造性。
(5)美国的著名诗人惠特曼曾经说过:“一个人在乡间走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成了他的一个组成部分。”
(6)格林在《消逝的童年及其他》里曾经讲过:“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这些书影响着未来。”
2 儿童阅读需要阶梯
倡导的儿童阶梯阅读有几个基本理念: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让孩子们和父母、老师们共读、共写,才能拥有真正意义的共同生活。
(1)阅读在人的童年是一个阶梯式的、逐步过渡的阶段。在最初的粉红色阶段,阅读是以读、写、绘、儿歌、童谣为主;到了三四年级时候,阅读则表现为大声朗读、复述故事、默读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就要开展主题的探讨。
(2)对儿童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只有两个东西,就是游戏和阅读。如果没有阅读生活,没有儿时的游戏,儿童的生活将是单调的、死板的、没有生机的。
(3)生活在不同的词语里,事实上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通过共读,父母和孩子、老师和孩子才能真正地拥有共同的生活,才能创造共同的语言和密码。
(4)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等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5)书香校园的建设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基点。
《我的阅读观》读书摘记73 晨诵、午读、暮省
(1)晨诵就是与黎明共舞,让朗诵诗歌开启一天的学习;午读就是让学生们阅读属于他们自己年龄段的童书;暮省就是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以后,用随笔和日记等记录每天的生活,并与老师相互编织。
晨诵的主要形式有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赠诗和情境诵诗。
4 阅读,让孩子成为天使
和孩子们一起读这些书吧,在共同的阅读讨论中,家庭也会发生奇迹,变得更和谐更温暖。在现代社会,其实更需要夜晚灯下亲子共读的时光,需要通过童书沟通亲子之爱。有了无数个共读的夜晚,拥有幸福的不仅仅是孩子。童书曾经改变过许多错过阅读关键期的成年人,借助童书,我们的童年被唤醒,并与孩子的童年发生共鸣。
(1)在孩子出生后最初的几年里,除了乳汁、玩具外,我们还要给他们什么?
犹太人的做法是,在书上滴一点蜂蜜,让婴儿爬过去舔,以此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英国人的“起跑线”计划是给刚出生的婴儿送一个“阅读包”,包括几本儿童图书和阅读证。新加坡人的做法是医院护士必须告诉产妇一个重要事项:“读书给婴儿听”。
(2)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幼儿时期是一个“繁花似锦、匆忙而迷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孩子的衣食冷暖,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什么是满足孩子好奇心的东西呢?无疑就是大自然和图书,它们能够把孩子带入最美丽的世界和最美丽的心灵。
(3)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提出,所有的人在拿结婚证前必须学习家长教育学,否则不能够发结婚证。
(4)对幼儿来说,我们利用那些人类创造的文本,通过那些活泼的科普内容传达“真”的知识,通过那些美好的故事抚育“善”的心灵,通过那些美丽的绘本培养“美”的情操,这是幼儿阅读的最佳境界。
(5)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或“儿童本位”),他说:“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成长,就是理想所在。”他还提出,游戏是“儿童幼年期主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方式”。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在0---2岁时主要靠动作和感知觉来思维,在2---7岁主要靠表象来进行思维;儿童的认知只有到了七八岁才能够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此前儿童则处于自我中心和即将解除自我中心的阶段。也就是说,幼儿阶段的阅读应该是以图画、儿歌、童谣等具象性材料为主题的。
(2)杜威认为,人的心智生活的轮廓形式,在人生最初的四五年中就已经形成了。
(3)在幼儿阅读故事的选择上,既要注重故事的趣味性,也要注意在童书类型与阅读主题上的引导。我们也要记住杜威的提醒:“如果不引导好奇心进入理智的水平,那么好奇心便会退化或消散。”
《我的阅读观》读书摘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