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散文想法

以一抵两百,担N项工作:辅导员工作原来是这样

2019-08-21  本文已影响46人  筠安的世界

上班第一天,QQ闪现着几十条信息,莫名地感觉到一种恐惧感。各种会议接踵而至,经历了一个寒假的学生又变成巨婴。

很多人以为辅导员的工作是这样:每天上班,一杯茶、一张报纸看到下班。清闲,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当我做了辅导员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

网上有句话是这么说得: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师;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上辈子屠城,这辈子当辅导员。在当辅导员之前,完全理解不到这句话;当了辅导员之后,发现没有比这句话更贴切的了。

记得小学的时候,老师们总是会问到“长大后的愿望是什么”。那个时候,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好像身上散发着光芒,在心底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像自己的老师们一样,把教育的精神传承下去。长大之后,回首一看,too young too simple。以后会告诫小朋友,不要在纯真的年代随便许愿,有可能会成真的。

两年前的某一天,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好,还是因为天气不好,还是因为天气刚刚好,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到了一所民办高校,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

辅导员的定义是什么,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可是在做辅导员的过程中,却造就了另外一番景象。

<繁琐的日常工作>

17年9月,成为辅导员的第一个月,让我对辅导员这个岗位有了新的认识。我承担的是某一年级200多名学生的辅导员工作。九月份是事情最多的黑色九月。新学年的开始,需要兼顾的工作就会变得特别多。因为对刚接手的学生还不是很了解,希望自己能够在他们身上多点关心;走访寝室、私下交流成为生活常态。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休学、降级、当兵入伍、退学,每一件件事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这个学校,想评上励志奖学金,不仅需要有优秀成绩,还需要多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获得奖励,才能加课外分;筛出一部分候选人之后,还需要进行演讲打分。助学金虽然不看成绩和课外分,主观去衡量他们的家庭状况,更是一项巨大的任务。能够在我们学校读书,能交得上学费,就说明家庭经济不是很困难;父母离异在审核的过程中,就会成为衡量家庭困难的重要指标。学生的申请理由真的是五花八门;例如:下大雨,把房子吹垮了,修房5万;爷爷奶奶生的各种各样的病,需要花很多钱,这部分情况根本无法核实;家里人出去办厂、做生意,亏了十几万;有的学生甚至写上家里买房欠款几十万。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只有无尽的苦笑。作为辅导员,在涉及到这部分,还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一边放手让学生组成评议小组,另一边自己还得仔细核对,以免出现一丝丝的错误。等真正忙完这项工作,几乎就到十一月了。

辅导员工作的琐碎,有句话也形容得特别贴切,千条线、一根针。我记得有一位学生,竟然会因为不知道学校的地址,给我发QQ信息问我地址,当时的我都觉得既可笑、又可气,现在的学生连这思维都没有嘛?网上随便一搜就有了的东西,非得问辅导员。还有的同学找不到教学楼,发信息过来问在哪里。当年,我们想的是尽量少给老师增加麻烦,自己能做的就做,不会不动脑子就去问老师。这难道就是代沟,可是我跟他们相差不过几岁,我也是90后啊。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已经习以为常了。熟悉之后,再问道这样的问题,我就会选择发一个搞笑的表情发过去。有的学生甚至会自己做一些关于我的表情表发给我,我再会给他们;这样既避免了尴尬,也表示这样“蠢”的问题,我是不会回答的。

<多重的兼职身份>

原本以为辅导员工作就已经足够累人了。后面机缘巧合兼职了学院的党建工作。党建工作时更需要人的组织性、纪律性、真实性、严谨性、科学性。每个月都要组织一次党员学习活动、实践活动,但是老师们的时间是凑不齐的,需要跟领导汇报,协调老师们的时间。一来一去,浪费很多沟通成本。还需要面临很多的检查,不仅学校的,还有省级,甚至是中央部门。

当我觉得这样,已经做得够多的时候,又开始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根据相关政策文件,形势与政策课程属于辅导员的任教课程之一,这个是可以理解,只有站稳讲台,才能真正成为一位老师;后面我却上了一门跟我专业完全不相干的课程。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懵的;为了给学生上好课,连着好几天除了上班时间,都呆在图书馆查资料,准备上课。在某一瞬间,好像忘记了自己的本质工作。

作为辅导员,也是需要承担起校院两级各种文艺活动的指导老师。并非艺术专业出身,没有才能,只能在语言方面下功夫,让学生注意语言语调、动作展示等等。当看到自己指导的学生节目在学院、学校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时候,还是觉得很开心,曾经付出的种种有了回报。

<疲倦的的会议常客>

辅导员工作相对比较自由,但是上下班的时间是固定。这就成为行政部门召开各种会议、讲座的座上客。我们学校每周总有两个固定的时间会开各种会议、讲座。因为任课教师在学校的就是有课,没有时间;有时间的就是没有课的老师,却不在学校啊。所以只有在校的辅导员参加。所以,几乎任何会议,都能看到辅导员的身影。

现在记得一个最为搞笑的讲座就是讲大学生应该如何如何,去听的却是一群辅导员。正当我们觉得可能这就是教我们如何让学生提高演讲水平的讲座吧。大错特错,我们就是演讲者眼中的那群“大学生”。所有的辅导员都在下面玩手机,刷着微博、朋友圈等各种社交账号,我旁边的那个辅导员竟然全神贯注地玩着某款游戏。当主讲老师讲到学生玩手机的时候,大家抬头看看主讲老师,再相互看一下,继续玩自己的手机。整场下来,大家更多的是一种抱怨,而不是学到知识后的欣喜。

曾经有一个会议,我至少听过五遍。第一次是学校的一个领导传达上级关于某次会议的精神,全部行政人员和辅导员都要参加;第二次是学院的领导关于某次会议的精神给全院的老师作报告;第三次是学校请其他学校的专家到学校做报告,全部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参加要;第四次是不同院系的书记做的分享交流;第五次是全校党政干部的学校,最后一次参加。这些会议是在一个月之内,全部召开完毕。那个时候,就在想都是教书育人、培养栋梁,为什么任课老师都不参加这些会议、讲座;难怪越来越的教授变成“叫兽”,缺乏师德。相反,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到过,关于辅导员对学生有什么不轨的行为。

<无尽的抱怨自责>

在很长一段时间,对自己都是负面的评价。真的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质疑、抱怨,觉得自己好像并没有承担起辅导员的工作;抱怨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目前的现状。作为学生的辅导员,就应该对学生负责,要承担起辅导员的重任。因为跟学生相处的时间特别少,学生不太理解我的工作,总是觉得管得太严,带有老师的严肃感,没有知心大姐的角色;也就是在那样的一个氛围中,我才知道现在的辅导员不仅真的要做好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承担起邻家大姐姐的角色。

那个时候甚至想到过辞职,这份工作的意义何在,自己完全想不到。我就是想当个辅导员,安安心心跟学生们在一起,处理他们的问题;但是大部分的时间,都忙碌着其他工作;心里没有底,也没有找到其他出口释放自己。自己好像也胜任不了这份工作,没有收获、没有成长。在就业网站上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会对自己没有处理好各种工作感到自责;会对自己工作能力没有提升感到抱怨。

但是每次,收到学生发过来的节日问候、感谢言语,又都觉得特别开心。看着那些熊孩子,天天没心没肺生活的样子,就觉得应该多陪他们一天。当然,这一陪,就过了两年了。

即使到了今天,也准备着开学前的事情;这份工作也不知不觉干了这么久,我也不知道会干多久。可能会一直干下去,也可能有一天说走就走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