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草堂之哀

2022-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曲水修竹

高中时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被有如电影特写镜头的一个个画面深深打动。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开篇先声夺人,渲染出凛冽悲情的一幕,”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镜头随飘飞的茅草,将场景推开,画面寥廓,但更悲郁。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面对遭遇的无助感,细腻生动,读之,作者的愁苦令人感同身受。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短短的几句,眼、耳、身、意的感触,深切、悲戚,令人动容,令千百年来的读者无不共情于茅庐下不得安居的小老百姓。

但诗若止步于此,杜甫尚担不得诗圣之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此句,境界高迈,格局豁达,于中可见儒家的大同世界理想,士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姿。

只是,这千古高标的理想,于今仍是许多升斗草民的奢望。掏空六个钱包付了首付,每月还着贷款,但房子已烂尾多年或烂尾在即。不知杜甫先生若云游到今时,将作何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