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学”的教育,到今天“学”的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世界儒学大会上说:“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一、中国传统是注重“学” 的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自强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表明中国传统教育立足于——乐学。
将“自”与“学”结合起来,是中国教育文化的精髓, 将“强”与“乐”结合起来,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底蕴。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千年,历久弥新!
关于“学”的话语体系: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记述中国最伟大教育家孔子的著作《论语》,开首第一篇是《学而》,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明中国教育传统——“以学论教”。
关于“学”的深化:《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行”;《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证明中国教育传统是“学思结合”。
关于“学”的导向:荀子:“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朱熹:“致知力行”“以力行为重”; 王阳明:“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这些教育家思想,说明中国教育传统强调“知行合一” 。
关于“学”的追求:《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张载:“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 程颐:“学至气质变,方是有功。” 朱熹:“人之为学,却是要变化气禀。” 说明“ 学”,是以自我完善为导向的教育实现过程。佐证了中国教育传统是“立德树人”的教育。
“学”的教育应该被我们继承,今天的教育,尤其在课堂上,是“学”的课堂还是“教”的课堂呢?
二、重塑“学” 的课堂
课堂是教师的讲堂, 课堂是学生的学堂, 是讲堂,还是学堂?
(1)“教的课堂” : 突出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客观接受,缺少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忽视智慧的生成; 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缺少大胆质疑、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等活动。
(2)“学的课堂”: 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过程,课堂应积极互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等要求。
朱熹说:“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探究,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朱子语类》卷十三)这是“先学后教”的典范,是古代“学”的教育、“学的课堂”(学堂)的具体体现。
“教的课堂”是教师“勤”学生“懒”,教师代替学生,把该学生做的都做了。学生是被动学习者。
“学的课堂”是学生“勤”,教师“懒”,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紧之处点拨,学生主体性得到了体现。
(3)“学堂”的追求:秉持“整体教育”观,目标是使学生发展成为“整体的人”。“整体的人”即人的存在的完整性和人的生成的完整性。
“整体的人”的发展首先意味着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教育”—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整体的人”的发展意味着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人的存在”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寻求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存。从“人的生成”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4)学堂”建构----教者变革:教师要从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学科特色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校本化的研究者,从教书匠转变为反思实践者和研究者;“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教”; 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型组织的典范” 。
课堂变“灌输中心教学”、“传递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 变“记忆型教学文化”,为“思维型教学文化”;创造“互动型学习环境”;“思维型教学文化”是“对话文化”、“合作文化”、“探究文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探查假设、寻求合理性。
优秀的中国教育传统,优秀的育人理念与方法,在今天教育学说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继承与发扬本土思想、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的外国教育思想,中西合璧,古今融通,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才能走得更远。
根据4月12日讲座PPT整理,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