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日记】挖野菜中的思考
这个时节是吃苦菜的时候。周末回家,我约母亲去山上挖苦菜。
天刚刚下过小雨。山路上还看得见大大小小的水坑,地里的泥土很松软,踩踏不得。母亲和我随意地走。我们说好,能挖得到野菜就挖,挖不到就走走路,不苛意去找。平日里,难得用这样随遇而安的心态做事,周末了,就想这样,不带着任何目标和要求,去享受一份宁静。
我和母亲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个果园里,有大片大片的黄花,那是蒲公英的花。蒲公英可是农家人的宝,有很多功效,大家都爱挖它吃,能够遇见这么多蒲公英肆意地开放在这里,真的是幸运的事。
蒲公英的花黄灿灿的,在这依旧了无生机的野外,也确实是独具魅力的。我开始犹豫,是要它开放在这里,还是挖它吃?母亲说:野菜见风就长,挖不完的,不几天又长出来了。听了母亲的话,我决定挖它。我相信,这片黄花,连同它傲放早春的勇气和生生不息的力量已经走进我心里,它的花带着它的种子会吃进我的心里,这是另一种形式地盛放。于我,是幸运;于它,是归宿;于我们,是缘分。
我和母亲尽情地挖着这些带着黄花的蒲公英。一边有个刨地的大叔,看着我们说:挖菜就得像你们这样,蹲下身子,就满眼是野菜了,站起来到处看,野菜就没了,就挖不到了。大叔的话,引起我的思考:是啊,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四处张望,寻找遇见,却往往忽视了眼前,忘记了,很多事,我们只要是肯弯下腰,蹲下身子去做,收获就已经有了。农家人在劳动中的感悟就是最好的哲理啊!
那天,读到一篇文章,是关于时时处处学习的。作者讲到了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读后,我深受启发,也深有感触,学习的场所何止是在学校的角角落落。在家里,在野外,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心,都是学习啊。
就说,这蒲公英,对我来说,它是一首首开放在野外的诗,是餐中地美食。对孩子们来说,可能就是一个课题,一个可以研究它的生长,观察它的变化的课题。孩子们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深究它的特性,可以从文学的角度感悟它的美好……大自然,岂不是孩子们免费的,最好的学习场所吗?
居家学习,我并不主张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不主张用尽全力把孩子盯得死死的,我们所谓的敬业和责任心,对孩子也许并无太多益处。家长们为什么不借此春暖花开之际,带孩子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让孩子多些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让他们有活力真正的产生学习呢?
比如,做蒲公英的美食。孩子们如果可以有机会,把蒲公英一颗颗挖出来,一颗颗择出来,用心的为家人做一顿美食,然后记一篇关于挖菜或者美食的日记,这好于听任何一节课和读任何的一本书啊。当然,咱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于课本的学习,习惯于电子产品工具,已经对大自然的一切熟视无睹,我们家长所谓的带孩子玩,就是出门到一下公园或者游乐场所,众多孩子聚在电子和塑料产品里互相取乐,难以真正和带着孩子去野外走走,难以和孩子一起听听鸟鸣,看看花开,让孩子蹲下身子来和花花草草说说话,让他们在大自然中产生天马行空的幻想,探索世界的好奇。我这样的想法未免天真,但是这的确是很重要的教育回归。如果,一个孩子,肯于亲手种下一颗蒲公英,研究它,观察它,写下它的成长和规律,那么这个孩子将会是最了不起的孩子。我们的学校中和家庭中应该有这样的孩子被我们引导、发现和重视。
我在野外,挖着蒲公英,思绪开始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