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溺于文字
2021-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繁星啊
文字,自远古而来,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在布满锈迹的青铜器,在粗犷辽阔的天然石壁,在线装的脆弱孤本里,在人们口口相传的话语中,相比火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文字则推开了精神文明的广阔天地。
作为一种特殊工具,文字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上至王孙贵胄,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用文字沟通事项、交流思想。可以说以文字为载体的语言体系,构建了人类的思想体系。
从现实来看,不少人为文字所累,溺于文字之中,文必言三,凑字押韵,可以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诚然,严谨是好事,但为形式牺牲内容,委屈思想,就失去了文字本身的意义。字数与篇数从来都不是评定一个人文字水平、思想深度的标准,张若虚在《全唐诗》仅有2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便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禅宗慧能作偈句时并不会书写文字,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已流传至今。
圣人王阳明在建立不世之功前,也曾走过不少青年人的弯路,被总结为“五溺”: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这五溺其中就有溺于辞章,可见只有摆脱了这些所溺之外物,才能找寻本心,归于内心深处的宁静。
不溺于文字,才有独立的思想,不会被文字的规则所绑架。禅宗讲“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当有此中之义。真正的智慧很难付诸文字,真正的思想需要深入体会。浮华的世界难得清静的文字,但愿我们的精神世界里能开出清素雅致的花来。常从历史深处来感悟世事变迁,从当世广大群众的“无字之书”积累智慧沉淀思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7003474/d7f82b4ff9d292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