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章投稿群随笔随录-新手孵化基地

一分钟如何解决你的拖延症?(30)

2018-05-29  本文已影响76人  曹大微微

对号入座,看看你是否是拖延症患者?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在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某些必要的事情的情况下,仍然不断推迟计划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据相关调查发现,75%的人有拖延症,严重的拖延症会带来负面情绪,比如自责、负罪感、焦虑、甚至抑郁。

拖延症的存在场景很广泛,比如生活中,吃完了饭应该立即洗碗,收拾餐桌,但不少人积攒起来,下一顿饭前甚至数天之后攒了一大摞,家里家里的碗筷用光了再洗;再比如,家里卫生要天天打扫,每天花10分钟拖拖地,一整天好心情,有的人却要一周打扫一次,一次用2个小时,关键是最后几天地面很脏有木有……工作中,对于发个邮件、回个微信、打个电话、送份资料这样的小事也有人能够拖到下班前10分钟,匆忙赶工……

你是不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朋友抱怨,拖延症晚期,没得救了,人生就此废了,都是命啊……那你是怎么患上拖延症的呢?

1、 知行不一,懒字当道

那些被拖延的事情都是明明知道该如何去做的事情,甚至是举手之劳,比如进门前把换下的鞋子摆放整齐,把外套挂起来,用完的东西要物归原位等等。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小事首当其冲成为了拖延的对象呢?主要原因是“懒”,因为懒,很多事情不想去做,一旦产生了不想做的想法,行动就自然而然的受阻,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小事情一开始得不到果断处理,就极容易堆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堆积多了,小事成大事,难以处理。

我大学毕业进入房地产公司实习,因为自己有点文字功底,加上创意突出,很受领导关注,也自负甚高,那年圣诞节需要做一版活动海报,三天期限出文案。这个文案对我来说并不难,平时也有积累,但是我的工作习惯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不开工,那种感觉就是懒得动,拖得一刻是一刻。我先是用了两天的时间又搜集一些这类活动的素材,直到第三天下午实在拖不下去了,开始构思,但毕竟是新手,几个思路下来自己都不满意,推翻重来好多遍,直到下班了,设计催稿子了,开始急不可耐了,没办法,找别人家的素材抄抄改改交作业。当然内容不过关,又加班修改,害的我的主管也要陪着改稿子,耽误了一天的时间,第四天才在主管的建议指导下堪堪过稿。

我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懒字当道,不愿行动,是懒惰导致了知行分离,纵然能力过人,不去行动终究是失败而终,别忘了,只有行动才能成就一个人。

2、 原谅自己,集恶成习

大中华原谅色之所以盛行,和我们对自己太过于宽容有着不容置疑的关系。当我们计划之内的工作没有如期完成时,大多数人会找出各式各样的借口来证明,没有完成计划真的可以被原谅。比如,你接到一个方案、一个报告要写,前期迟迟不肯行动,还要美其名曰这是在找灵感,在深度思考!

如果有人质疑你思考的动机,你可能会找出各类大咖名人为自己站场。有个男同事,外号“花姑娘”,倒不是因为长得太“娘”,而是他叫化顾梁,你没猜错,他爸姓化,他妈姓顾,希望将来他会是化、顾两家的栋梁之才。“花姑娘”是拖延症重症患者,但是自己还不承认,他的口头禅是“做事必须三思而后行”,还时常搬出孔老夫子给他身边的人上课,说“三思”的三可不是指思考三次,思考三次那是远远不够的,“三”是虚指,是表示很多次,比如三番五次、四面八方,数字都是虚指。

听起来好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孔老夫子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吧?这断章取义的功夫了得,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原文,原来孔老夫子的原意并不是鼓励我们磨磨唧唧,直到换上拖延癌的,而是教导我们当机立断啊。

我们来看下原文:《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说季文子这个人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来考虑去,考虑很多次。孔子听说了之后,就对他的徒弟们说,可不能像季文子那样婆婆妈妈的,(虽然季文子是当朝二把手,这样更不行啊,你把活都干了下边的部长主任科长们干什么啊,这当然是后话了),“再,斯可矣”,考虑两回就可以了,时不待人,看准了就下手!

其实啊,很多时候所谓的思考,往往是为自己的拖延症找借口,那不是三思而行,只怕是信步而行。找个各种借口,不过是为了降低负罪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拖延的恶习,更可怕的是自己还不以为然。恶习一旦养成,想克服就难上加难了。集恶成习,拖延误一生,与未来优秀的自己背道而驰了。

3、 忽略细节,放过小事,错过大事

说了这么多,可能你已经发现了,我们一直拖拉的不过都是些生活/工作小事。不过我想你也一定明白,细节决定成败,正是这些小事决定了大事的成败。前几年去上海,坐地铁的时候,听朋友讲起上海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的故事: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二号线是我们自己设计的。直到由中国设计的上海地铁二号线投入运营,我们才发现由德国人设计的一号线有那么多的细节被我们轻易忽略了。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这简单的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德国设计师在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了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会停在安全线以内;而二号线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瓷砖,乘客很难意识到已经靠近了轨道,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恰恰是诸如此类的细节,决定了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

  很多小事我们不注意,不在乎,得过且过,最终量变导致质变,那些我们拖过去的、躲过去的小事,将回过头来狠狠地甩我们一巴掌!

仔细想想,我们为什么没能成为更美好的自己,使我们的能力不足?天赋不够?还是不够努力?或许是拖延的恶习绊住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严重的甚者开始怀疑自己,开始焦虑……

那该怎么办呢?不如试试一分钟法则!

4、一分钟法则,成就从容高效的自我!

我以前崇拜的时间管理法则是“轻重缓急”四象限工作法,但是生活工作并没有什么改观,因为生活工作中很少有很“急”,很“重”的大事,多数的事情是琐琐碎碎的小事,拖个一时半会也没有关系,结果就积少成多,最后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去处理这些小事。

举个例子来说吧,周末的午后,天朗气清,想看看书,我当然知道看完书最好把书放到原来的位置,但是想着一会还要接着看,先放在桌面上吧;然后开始上网刷剧,劳逸结合嘛,刷剧当然要吃零食啦,就膨化食品加泡椒鸡爪加沂蒙大黄桃吧(不要介意,我口味独特),吃完了美味、鸡爪和黄桃,包装袋碎骨头桃核子先放在桌子上吧,刷剧可不能中断!看完剧,电脑要收起来吗,先不收了,散散热吧。傍晚时分,有朋自对门来,于是和邻居大姐撸串串去了,回到家11点,有点晚了,赶紧洗刷睡美容觉了,第二天黑色周一,忙碌起来吧……

终于下班了,回到家,屋里怎么有股老坛酸菜的酸菜味?再一看书桌上,垃圾一堆、书一摞、电源线电脑一团糟,赶紧整理,于是一个小时过去了……

这个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你也是这样做的吧?

如果用“一分钟法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周末的午后,天朗气清,想看看书,看完一本放个书签先收起来, 顺手整理下桌面,方便放笔记本电脑,一分钟不到搞定了吧;然后开始上网刷剧,劳逸结合嘛,刷剧当然要吃零食啦,就膨化食品加泡椒鸡爪加沂蒙大黄桃吧(不要介意,我口味独特),拿零食的时候顺手把垃圾桶放到身边,拿个垃圾桶也就30秒的事儿;吃完了美食把垃圾顺手放在垃圾桶里,一点也不影响刷剧呀;看完剧,电脑、电源线、鼠标、鼠标垫收起来装在电脑包里,一分钟也就搞定啦!傍晚时分,有朋自对门来,于是和邻居大姐去撸串串,顺手把垃圾提到楼下扔了,能花多久?晚上回到家,看着家里干净整洁,心情都好了有木有!总共不过花费了三五分钟的时间而已!

当下花费三五分钟,节约1小时,这个账还是很划算的嘛,更关键的是从此养成好习惯,做什么都可以从容而对。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词就是“从容”二字, 想到这俩字,就像看到了一个大家闺秀,她缓步行来,不疾不徐,一步不错,就像一支莲花亭亭开放,凌波湖上。拥有从容其实是掌控得了全局的表现,是自信的表现,从容更是一种修养。

 “一分钟法则”让我受益匪浅,今天写出来,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养成果绝高效的习惯,彻底解决拖延症,重塑高逼格的从容人生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