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汤蛋
我出生于80年代初,那个时候的中国农村,已经逐步开始摆脱了饥饿和贫穷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家里有田有地、有牲畜、有家禽,自给自足,已经是跨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家里仍然很难天天吃得上肉,吃肉绝对是逢年过节,或者有贵客到访才会有的。家里的存折里,也很难存的到上千元,存折里能上1万的,那个时候都叫“万元户”,是村里的超富裕家庭,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我们的眼神里,是令人羡慕的。
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负责整个村孩子的预防接种工作,平时,家里也经常有患了感冒等轻疾和简单的外伤病人来家里找父亲看病,进行打针、换药等医治的事情。所以相对而言,我们家也算是有点“头衔”。
而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那个时候的主妇,家里家外都是要操心的,外到田地里春耕秋收,菜园里播种施肥,家里牲畜喂养出栏,全家人的穿衣吃饭、人情往来都要她来操持。
母亲很勤劳,也很热情,家里来了客人,或者是普通的来家里找父亲治病的病人,她热情以待,乐善好施,有好吃的都爱给大家拿点,来我家的客人。对于母亲的厨艺也是津津乐道,食物就地取材,做的认真、细致。
米汤蛋是那个时候我们家盛行吃的一种早餐,当然,也是只有来客人才可以吃得到的,家里田地里收获的稻米,放入普通的铁锅,故意多放一些水,柴火烧煮,当水开、米开且呼噜冒泡、米有8成熟时,便拿起舀勺,舀起米饭上面的水,这个时候的水,说是水,也可以称知为“汁”,白色,比水更粘稠,汁水里有着家里自种稻米的芳香,特别香甜,母亲将米汤舀出放在一个盆里,便可以将灶堂里的火改成小火了,这个时候的米饭慢慢用小火煨,也可以直接停火,就用灶里的余热,将米饭煨熟。
米汤已经准备好,剩下的,便是米汤蛋的制作了,米汤直接倒入锅中,小火,家里的鸡生的蛋准备两只打至碗里,倒入米汤中,放盐,放入一点姜米,米汤开即出锅。
看着面前这一碗浓浓的米汤蛋,蛋花在米汤里漂浮着,几颗姜米做为点缀,上前一闻,有着浓浓的米香、鸡蛋香、姜香,为避免太烫,用勺子沿着碗边薄薄的舀上一小勺,送入嘴里,味道清甜、甘醇,无比美好。那个时候,我们自己家最多吃米汤,加了蛋,绝对是有客人来,而这美味的土鸡蛋,则是米汤蛋的灵魂,它让这碗米汤有了更多营养,也更加的色、香、味俱全了。
好久没有吃过米汤蛋了,我也是从15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才知道米汤蛋仅仅只是我们家乡的做法,好像这也仅仅只是母亲的做法。而如今,我已成家,外面的早餐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细想起来,还是儿时的一碗米汤蛋最解馋。明早,我也准备亲自来做一个米汤蛋,和老公孩子一起来体会这一碗浓浓的香甜,这一碗儿时母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