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迷恋小说中的人物了,那不过是作者分裂出来的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顿时不寒而栗。
你肯定被一部小说或电视剧吸引过,以至于沉迷其中,甚至对某一个角色爱的死去活来,同时对另一个角色恨之入骨。
然而,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啊!!
一部小说里所有的角色,从光彩照人的主角到猥琐下流的反派,他们所有的思想、语言、行为,都是作者自己一个人分裂出来的啊!
易卜生曾说,“当我写作时,我必须一个人,如果戏里有八个人物,那么我已经有了整整一个社会,他们就能让我忙碌不已。我必须学着了解他们,而这个熟悉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到我动笔时,无论是他们最突出的特征还是最微小的习性,我都了如指掌。”
所以,看到了吧,所有角色都是作者一个人想象出来的,他一边扮演立贞节牌坊的寡妇,一边扮演寻花问柳的嫖客,一会是义薄云天的侠客,一会是锱铢必较的小人,一边居庙堂之高心忧天下,一边处江湖之远逍遥人间。
你可能会说,作者是在描写他认识的人的故事啊,并不是他自己的人生体验,虽然以他的笔写出来,但其实他只是一个客观描述者。说得对,但是,关于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好人应该说什么,坏人应该如何坏,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判断,即使他的朋友张三是他书中坏蛋的原型,但是他无法打开张三的脑子看看他在想什么,所以,关于张三的想象,张三在面对美女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依然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换句话说,作者在将他的个人意志灌入张三中,以及李四王五赵六刘七……所有他书中的角色里。
这么一来,细思极恐,你看,当温柔贤淑的紫薇和鼻孔朝天的尔康在说话在看星星看月亮,讨论诗词歌赋时,其实是琼瑶阿姨的个人秀啊!怪不得会有,“是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的经典对话,因为翻来覆去都是琼瑶阿姨在自high嘛。
你讨厌严酷的四爷,喜欢温柔的八爷,算了吧!反正你喜欢都是今年35岁,毕业于北大光华的桐华。刘慈欣什么的就牛X多了,既能想象柔弱的叶文洁,也能想象变态的三体人,三体人当然没有现实中的原型,多半是刘老师哪天吃了一碗刀削面后脑洞大开突然想到的,刘老师将一颗干瘪的茶叶丢到水里,就有了脱水浸泡的想法,他拆开淘宝快递,就洞悉了降维打击和二维展开的真谛。
其实这些都还好,我觉得金庸老先生好牛哒,书里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人物,尤其是开武林大会的时候,老爷子一会得变成主角视角,一会得切换成崆峒派的一个跟班弟子,这么多机位累都累死了,关键是演什么想什么,金轮法王和王语嫣我是无论如何看不出都是金爷爷自己。这些也还好,毕竟主角是清晰地,但是对于《水浒传》这种,施耐庵真是辛苦了,108个好汉啊,其余配角更是不计其数,左右互搏显然太小儿科,这简直是多点触控嘛,脑子真的不会烧掉吗?
其实最最让我敬佩的是悬疑小说的作者,一边扮演对自己的罪行了如指掌的罪犯,一边扮演费尽心机想知道真相的警察,好像一个人既在当裁判,又在当球员,既在出题,又在答题,明明对真相了如指掌,还非得让自己装得好像突破重重迷雾,拨云见日一样,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么想来,所有小说中的角色,好像都是作者拔了一根毛,吹口气变出来的克隆自己,无数个琼瑶在谈恋爱,朕琼瑶偶遇大明湖畔的琼瑶,生下来美女琼瑶,爱上了高干琼瑶;无数个金庸在打打杀杀,冰清玉洁的金庸爱上了呆萌的小金庸,最后被道貌岸然的金庸夺走了那啥(金老先生请原谅我此处的不敬。);吴承恩挑着担,吴承恩牵着马,吴承恩去化缘,吴承恩贪玩耍。
所以小说作家才是演技最高的好嘛,一人饰全书角色,毫无违和感。不仅是化化妆、穿上戏服的这种外在的扮演,更是心理上的扮演。所以作家很多爱发呆啊,不喜欢社交啊,不是人家孤僻好嘛,内心太丰富了,自己跟自己下象棋什么都是小意思,玩杀人开大会都不是啥问题啊~金庸老先生要是愿意,可以以一挑天下武林高手,想让自己怎么赢就怎么赢。
所以,你觉得我们写的这篇文章怎么样?╰( ̄▽ ̄)╭